第八十九章 谈诗论剑

加入书签


    相继又猜了百余道灯谜,皆是丰晓晓半点看不出来的头绪的断句,然而在花呈剑眼里似乎成了别的样子,不用多做思考,捉起毛笔,一挥而就。

    越靠里的谜题越是难猜,也越是有诸多儒服学子守在灯架下抓耳挠腮,眼见得戴着面具的二人就这么直入内里,顿时便围了上去。不时有带着书童的就取来温酒,每当花呈剑答对一题就要敬他一杯,这可把丰晓晓乐坏了,本来看着这些好似天书的谜题就有些无聊,此刻凡是酒来便替她接下,连称自己兄长要保持思路清晰就由自己代劳。这么一路行来,每路过一灯架就会留下八盏酒杯,随着两人笔直的向着停在岸边最大的那艘花船行去已经是摆出了一条大道出来,让身后众人啧啧称奇。

    等到了船下,守在舷梯的一位管家模样的老者先是向两人稽首“二位,若是想等上此船还请摘下面具。”

    正答的兴起的花呈剑闻言,衣袖一摆竟是转了个弯连多做搭理的想法都没有,就这么奔着另外稍小些的一艘去了。本来就在船上看着他们一路行来的船上主人顿时忍不住出声“二位公子且慢,不如我在此出一题,若是二位能答上在下便罚酒三杯恭迎二位上船,若是不能也请不要责怪我这管家无礼,来船上一叙如何?”

    丰晓晓抬头一看,说话的人乃是一个留着三缕长髯面色和善的中年文士,隐约有些印象,想了想才记起来曾经在方家宴会上见过,只是不清楚叫什么名字了。

    被他的谜题勾起些兴趣的花呈剑,微微仰头,“你出便是,若是答不上来,我兄弟二人自会离去。”

    那姓方的中年人,迈步从舷梯上下来,先是与二人见礼,接着又向跟在两人身后的众学子拱手“方某便自大一回,做一次出题官,若是水准不到,也请诸位勿要责怪。”

    学子们不敢托大,连连回礼“方君如方先生的大名我等又怎么会不知道,您请出题,我们洗耳恭听。”

    方君如点点头,便向花呈剑开口道“我就出个连题,只以成语为谜底,如何。”在船上之时他就看到了下方的动静,知道一路都是这兄长答题所以也未问丰晓晓的意思,见她点头了,不做啰嗦直接说“元宵!”

    花呈剑略作思索见丰晓晓双眼又是挤成一团忍不住开口解释“元宵,圆宵,自有圆满的意思,我猜谜底是一朝一夕日夜相合当有其意。”

    方君如听了拍拍手,“好好好,不愧是年轻俊杰,那么下面一题元宵灯话。”

    转头见丰晓晓依然是有听没有懂的样子,她也就不再指望能让他明白了,“我答闪烁其词,可对?”

    “元宵同返家。”

    “我答众望所归。”

    “元宵之后柳吐芽。”

    “我答,节外生枝。”

    丰晓晓与众人就这么看着他们两个半刻不停,自己上一题还没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就给出了下一题的答案,都是有些懵懂,等到方君如点头请二人上船的时候,他还在与旁人一起鼓掌。

    花呈剑在一旁看得好笑,伸手打掉还在鼓掌的手,直接拉着他等上了舷梯。

    花船在外看似奢华,灯火妆点各处照的浑身通透,可登上之后才发现甲板上并无多少贵重物品,几张书案配上几册竹简再有几个果盘就是这泰安城最大的诗会现场。

    见其他书案大多都已经坐满,方君如也就不再等待直接进入正题“诸位皆是我泰安城俊杰,想来该知道本年最大的两件事就是吴国破了大梁山以及前些日子花阁主与丰先生斗剑,我等不好妄论国事,所以吴国之事暂且不提,那两人的比斗想来都是见过的,哪怕没有在现场也去过那擂台,私以为泰安城剑道之冠非他两人莫属,这次诗会便是借他两位风头以剑为主题。”

    这时一个身着锦缎,脸上妆容稍重的女子却是开口“博群剑主刻板的剑术不提也罢,万副城主乃是生死境前辈,剑道造诣怎会输给丰晓晓这么一个小辈?”

    然而方君如还未解释就有人站了出来“非是我不尊重前辈,而是光以剑道而言,丰先生乃是勇猛进取,剑招之恢弘奇险任谁都能看出来前途无限,而万副城主虽然老成可与博群剑主一般,剑道几乎已绝。若说比试,那自然是万副城主必胜,可要单论剑道,恐怕略有不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