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交流-第2/3页

加入书签
实在是,自己祖宗八辈平民,有的甚至还是奴隶,得了,身份上找补不了,那咋办呢,有大聪明一拍脑额,就在国号上找补吧,于是可以见到五胡十六国里面很多国号都是搞继承制,你叫赵国,我也叫赵国;你叫秦国,我也叫秦国;你叫燕国,我也叫燕国……

这里面不光是有并立的,也有那种为了前后延续政治,所以不动国号的,比如前凉和后凉,前秦和后秦,前燕和后燕……

所以相同的年号动辄三四个,甚至有四五个的。

比如,刘渊定下的国号叫汉,结果不肖子孙后面改国号为赵,石勒从赵国自立后没动国号,史称后赵,和自己老东家打擂台;后面的西北地区也是前凉和后凉并立,实际上两个凉国之间没有半点关系。

至于现在出现在关中地区的两个“秦”,以及现在西北地区出现的三个“凉”,也是个中典,在这种情况下,出现国号相同的国家其实没什么值得惊讶的了。

于是就导致了刘义符至今都非常混乱西北局势,几个国号相同的国家更是一团乱麻。

真·整个“晋西北”乱成了一锅粥。

山西西北地区(x)

大晋西北地区(√)

晋西北,大晋西北地区,嗯,没毛病。

刘大少地理不好,就不耻下问地问了下凉国在哪里,怎么判断大致方位的呢?

嗯,以魏国为标准参照的,这样刘大少心里才有点谱,估测了一番,发现这凉国离得还真远,刘义符心里忖度了一番,估摸着离建康有小两千公里路了。

除开刘义符自己所在的东晋,是自己生活的地方,最为熟悉,第二熟悉的就是北方的魏国了。

毕竟,刘大少再怎么不熟悉北方那些小国家历史,至少对北魏这个国家还是有印象的,说起大名鼎鼎的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只要接触过一些历史的,多少都有那么些印象。

刘大少可不想当九年义务教育的漏网之鱼,甚至于,刘义符知道北魏的某些具体情况还会此间很多人要更加清楚。

不论是按照还没改变的历史发展脉络来说,还是按照现阶段的实力来说,北魏都是目前最有可能统一北方的一个国家,而且趋势的基调在刘大少没来之前其实已经定下了。

就是现在多了刘大少这个变数后那就不好说了……

不过目前,作为小屁孩的刘义符还只能皱着眉头,心里疑惑地发问,一个小女孩怎么会被人口贩子拐带到建康的这么老远的地方。

按照道理去自产自销的话,这特么也没必要千里迢迢跑这么远啊。

结果居婉解释倒是让刘义符觉得很有道理,也非常强大:因为据说有建康的权贵好这口。

当然居婉在说辞上说的还是很隐晦的,刘义符还是大致听懂了,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建康权贵有很多都馋她身子,那个拐子也听说了,于是拐子觉得来把居婉带来建康后能卖出高价钱,然后还没有中间商赚差价,一合计,于是就克服艰难险阻一路把她带来了建康。

很好,很强大。

一语双关。

涩涩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推力。刘大少心想这句话简直是诚不欺我。

刘义符觉得自己还是小觑了这帮老涩批闲得慌的心理,自己都好歹玩玩养成游戏,等人慢慢长大,这帮衣冠老殷笔干脆是直接动手?

看来有异域之风的胡姬不光到哪个时代都有广阔的受众,而且此间因为胡姬不是大晋臣民,这帮老涩批甚至还可以荤素不忌。

呸。刘大少觉得不耻,暗暗啐了一口。听着居婉的话,刘义符的心里又那么一丝隐隐的不对,不过很快他就被居婉的状态整得想笑。

进入了马车,那个动不动就踹自己一脚的居婉竟然安分了不少,除了一问一答后,她把自己的姿态放的很低,让刘义符一时间竟然感觉到有些不适应。

难道怕自己也兽性大发?呸,我倒想,都还没长好怎么办事情,也就那些老茵碧下得了手,咳咳,我是说刘大少也没长好。

刘义符也就想一想而已,不过他应该是觉得对方太紧张了。毕竟,现在让她留下还是滚蛋都在自己一念之间。

居婉也似乎感受到了自己能不能留下来的命运掌握在了这个小郎君手里,居婉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似乎,还挺紧张?

刘义符看着面前捏紧了自己小拳头的居婉,心中暗笑,你不是挺喜欢踢本郎君么,继续啊,赶紧恢复一下,咱还是喜欢你那种桀骜不驯的样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