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来了个太监

加入书签


“你的意思,是皇帝想要拉拢我?”

“这不能叫做拉拢,这叫做对您的封赏。像是您这种身份,您怎么做,皇帝管不了,所以就用了这种模棱两可的恩赏。

其中的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其实是皇帝对您的考验,您要是坚决不答应这件事情,皇帝以后对您的态度就不会这么好了。”

宋衡点点头,“你说得有道理,但是皇帝知道本公会答应这件事情,

安阳和本公本来就是青梅竹马,本公年少时,经常出入宫中,在本公身旁作伴的,就是安阳。

父亲也对安阳很是喜欢,所以就和陛下私下请求,想让公主嫁给本公。

按照本朝的律法,侯以上的爵位,是不允许和公主通婚的。

太宗朝时的那几位异姓王,也都不敢有这种想法,本公这样的,本来是不可能得到这样的恩赐的。

但是皇帝恩准了父亲的请求,本公自五年前,就和安阳有婚约了。

只是当时年纪还小,也就没有昭告天下。本来想着是在安阳十六岁的时候完婚,但是没想到那年父亲病故,就拖到了现在。

本公当时以为,父亲已经去世,和皇帝又只是口头约定,这桩婚事也就此罢了。

没想到陛下居然愿意等本公数年,也让安阳等了本公三年,对于女子来说,三年的青春可就很是宝贵的。”

齐年北没有点破现实,男女之间的情爱之事,说开了可就没那么美好和欢愉。

皇帝或许也是心疼自己的女儿,但是绝大一部分原因,都是齐国公这个身份的含义。

自从大吴立国以来,山东士族就一直是皇帝的心腹大患。

大吴在江南起事,所以大吴的根基就来源于江南等地,可是江南等地距离长安城颇远,又有很重的乡土情节,所以江南来到长安城当官的人并不多。和山东士族在长安城中相比,也就是略多一些。

而且齐国公的封地就在河南道,按照大吴的律法,国公的食邑应该在三千户左右。

可是齐国公一脉的祖宗,在大吴高祖皇帝的时候,就得到了二成河南道的封地,

大吴立国初,河南道有八十万户,齐国公食邑一万户,那时候的齐国公宋齐可谓是显赫一时。

现在的河南道有百万户,再加上几十年来,皇帝对齐国公食邑的削减,只有现如今的五千户,齐国公看起来衰弱,可是封地还是接近二成。

那二成封地对于人口众多的河南道来说,可谓是一块大肥肉。

就算是只收部分的税收,并不收取全部税收,也能够让齐国公跻身大吴的富豪行列。

而且齐国公封地所在的位置正好包含鲁郡,齐国公又对孔家十分尊重,所以齐国公很受山东士族的敬重。

“本公知道你在想什么,本公对这些事情也是心知肚明。朝中早有削减封地的奏章,但是父亲一直带着本公住在京中,这种奏章也就少了些。”宋衡知道齐年北会想些什么,他只是懒得说起自己的家世罢了。

“您既然知道这件事情,就应该知道在您守丧的时候,陛下还准许安阳公主嫁给您,是因为什么事情。”

“不管因为什么事情,和你的关系都不大吧?本公自然知道皇帝的意思。

可是男男女女的情爱,要是都和皇权王族挂上关系,就有些无趣了。

皇帝对我齐国公一脉的心思,还是很明显的,除了太祖皇帝之外,对宋家就没有多少恩赐。

何况在太祖皇帝朝,宋家的封赏就被剥夺过一些,当然对于本公来说,所谓恩赏也不过就是鱼肉百姓。

本公喜欢安阳,安阳也仰慕本公,两个人既然在一起了,那就是最好的。说那些权谋的事情做什么?

本公记得本朝戏折子写得最好的那位先生,就曾经在戏折子里写过这样的话,若是提后宫之爱,说红颜祸水;提和亲之爱,说权谋诡计;提公主下嫁,说皇帝权衡;提男女之爱,说不堪情、色。那此间再无情爱可言。”

“也就是在这牢狱当中,在青楼里面,我就给您赏银了。”

宋衡沉默了一会儿,“你的爱好还真是颇为广泛,就是遇人就熟络的习惯,并不算得上是个太好的习惯。

遇见人就能够熟络其实是种能力,但是在长安城这种地方,你遇人就熟络不太好,言多必失。

也就是遇见本公,换做是其他纨绔子弟,听见你说这种话,怕是有杀你的心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