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万般皆下品的时代过去了?

加入书签


    阔别京城三年多,魏彬回来了。

    紫禁城殿阁依旧,但魏彬依旧被前朝的繁忙所惊。

    像他这样的宫中老人,才更加清楚如今和当年的不同。

    紫禁城东南部的文华殿区域,如今共有三大功能区。

    文华殿院落不再用于举办经筵,现在已经成了内阁专用。

    原先的文渊阁改成了中枢的架格库和藏书楼,文华殿东边的刻漏房、神祠已经被改成了专门为内阁服务的官吏们的办公场所。

    文华殿的面积比文渊阁大多了,现在,阁臣们在这里一人有了一个独立的小办公楼。首辅、次辅居于部后殿,其余四位阁臣在两侧,而中央的大殿则是举办内阁会议商议大事的会议大厅。

    文华殿的南面,在紫禁城南院墙北面的四个院落,除了一个供奉“玄天上帝”的佑国殿,这里还有鼎鼎大名的内承运库等。

    现在,内承运库已经被搬到了位于仁智殿北侧的司礼监一带,那边成为了集中内监诸衙库的区域。

    而文华殿南面这四个院落,现如今是服务于皇帝与内阁的四个重要部门:通政使司、六科房、待诏房,以及位于东华门南侧的礼部明报行。

    这个区域原先是香库,也有一个用于藏书的古今通籍库。

    但现在这里由于近水,南面一排房子成了刊印室,北面一排房子是编辑室,东边的库房最靠近东华门,这样的规划自有用意。

    文华殿一带最后一个功能区则以文楼为核心,又包含了原先是翰林院史馆及中左门、东角门这一片区域的诸多廊房,内阁与诸部在这里有许多小办公室、小会议室。

    六部左右侍郎如今能常驻在这的都另有一衔:文楼行走。

    侍郎若想再进一步成为尚书,没有这一段经历怕是很难了。

    而与文华殿相对的武英殿,如今显然也在筹备同样的架构。屋舍还在修整,但魏彬知道那武英殿、武楼只怕也会产生很大的作用。

    与这些新变化交相辉映的,是前朝如今的内臣、外臣之多。

    魏彬陪着朱厚熜从养心殿往谨身殿走,口中连连称赞:“臣入宫后仅这半日来所见,朝臣一心、勤勉用命远胜昔日矣。”

    朱厚熜笑着说道:“你是一等一的聪明人,知道这还差得远呢。”

    魏彬没见老,反而白胖了不少。

    不呆在朱厚熜旁边提心吊胆,魏彬在广东看来很滋润。

    “梁叔厚身体如何?”

    “并无大病,然则终究是老了很多。”魏彬闻言顿了顿,“只怕最多也只有数年寿数了。”

    他没把话说死,但既然皇帝亲口问了起来,他还是要给出自己的判断意见。

    梁储辞任后已经隐居家乡四年多,现在听到魏彬这么说,朱厚熜只是点了点头。

    不能咒人,所以朱厚熜把梁储的寿数预期再降低了一点:也许只能再熬过两三年,甚至随时可能故去。

    在他继位之初活跃着的老臣里,最早是袁宗皋和周诏。现在开始,有越来越多的老臣将会密集地故去,毕竟他们已经在齐齐越过古稀甚至逼近耄耋之年。

    按照这时候的寿命水平,他们已经是相当高寿的。

    但留给朱厚熜培养与他一心推进改革的新血的时间也不多了。

    再有五年时间,大明四品以上只怕要换掉七八成的人。

    所以朱厚熜现在真的变成了“先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