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雷霆手段

加入书签


    朱厚熜并不知道这次确实是凑巧。

    

        他也不知道正是这年腊月传到京城的这次兵变,因为后来处置有问题,从此成为了大明边镇无数次兵变的“教材”。

    

        两份奏报在众人手中传阅,杨廷和看完之后就怒道:“许铭糊涂!”

    

        朱厚熜微眯双眼看着高忠:“总镇甘肃太监是谁?没呈奏抵京吗?”

    

        高忠顿时低头:“叫董文忠。奴婢这就去问问张公公。”

    

        杨廷和喷了两句就无奈又忐忑地看了看皇帝。

    

        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张孚敬在广东杀得太惬意了,升官太容易了。这许铭也不知道是不是脑子里缺了根弦,想学张孚敬在边镇裁革空额,那么轻易触及边镇重将的利益?

    

        虽然许铭道义上没错……

    

        奏报传阅至王守仁手上后,他看完就说道:“‘莫遇李隆军,宁逢王浩八。见贼犹可生,见军必定杀。,这是江西至今仍流传之民间歌谣。陛下,昔年李隆剿逆,多有杀良冒功之举。其时女干佞在朝,其罪未究,反升任甘州总兵官。一经数年,如今必是携边镇之重以为自恃。杨制台素知三边事,臣以为此事恐怕确如杨制台所言,则如何处置甘州兵变事关今冬边防!”

    

        朱厚熜没说什么。

    

        等他们都先看完。

    

        崔元也看完了,迟疑着说道:“花马池一带离不了杨制台,五府纵有可替任之人,然仓促换将,甘州恐怕成为薄弱处。兵变这般大阵仗,北虏必已窥知其事。”

    

        朱厚熜等到他们都看完了才说了一句:“众卿先商议一下如何处置,等司礼监回报,看看总镇甘肃太监有没有消息传来。”

    

        御书房里开始商议处置措施,但朱厚熜只是先听着。

    

        不久之后是张锦亲自来的,他一进入御书房就跪下了:“陛下,甘肃奏报刚到……董文忠,畏罪自尽……”

    

        今天的御书房,袁宗皋病重没来,张子麟还在东南,其余十六个重臣闻言变色。

    

        刚才许多商议都白费了。

    

        “蠢货!”

    

        朱厚熜也顿时怒极,说罢连连深呼吸平复心情。

    

        杨廷和等人没一个脸色好。

    

        根据杨一清的初步奏报,是因为饷银减半发放引起军士哗变的。虽然背后必然有李隆唆使,但他既然还抓住几个“首恶”杀了、控制局势之后上奏弹劾许铭,那就说明他只是自恃重要闹一闹,或者玩脱手了在恶人先告状。

    

        但总镇甘肃太监这一下畏罪自尽,李隆会做什么反应?

    

        甘州局势还不知如何了。

    

        杨廷和欲言又止,看了看懂得制怒、正在制怒的皇帝。

    

        可再如何制怒,董文忠为什么自尽是很明显的:皇帝压制内臣,两广既然先有傅伦自尽,甘州出了这么大的事,董文忠惊惧之至干脆率先自尽免受其苦。

    

        这算不算又是一种连锁反应?

    

        …

    

        朱厚熜也想着这一点。什么叫国事千头万绪、牵一发而动全身,他现在感受到了。

    

        在朱厚熜的认识里,许铭也许确实受到了张孚敬的影响——虽然实情不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