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一战四国公

加入书签


    大典分为三个阶段。

    万寿圣节的头一天,大赛场阅兵,叙功封赏。

    天还没亮时,禁卫军和京营就分布了里外三层警戒圈。

    最内一圈,是演武区域。这里,真有铳炮、刀枪、弓矢,所以参演将卒外,无人能入。

    中间一圈,只有东、西、北三面设置了观礼区域。其中北面是天子、臣属、使节所在,除行殿外也搭了台。东面,留给了士子、乡贤、官眷;西面,则是认购了国债的商民。

    最边沿的那道警戒线,就是闲人莫入、充当边界了。

    天刚蒙蒙亮,东安门外的十王府旁,会同馆北馆旁边就热闹起来。

    公交马车已经在此做准备,下榻于北馆的,主要是朝鲜、建州、朵颜三部、朵甘、乌斯藏、外滇等诸司的使臣。

    他们更早从大明这里得到消息,更早动身,也基本都是陆上藩国,因此都安排在这里。

    至于南洋诸国、琉球、吕宋等,则居于南馆。

    现在不只是金祺、李,十王府那边有一个院落里,还有人在做着准备。

    “安乐公,今日倒无需上殿献舞,还请快些动身吧。”

    居住在这里的,是衮必里克。

    北带回京城已经几个月了,得了个虚衔,既不算真正的公爵,却又居住在旧日的“十王府”。

    消息传到草原上,那自然是大明天子对于归附虏酋和蒙民十分“温柔”,给了礼遇。

    但衮必里克知道实情。

    住在这里,不敢出门。蒙古和大明多年仇怨,他们投降之后,皇帝并没有如约当真立刻封他一个外藩王公、准他再回去约束族民,这已经传达出了态度。

    至少衮必里克很清楚,如果自己这些鄂尔多斯昔日贵族上街和别人闹出了矛盾,大明君臣是绝对不会偏袒的。

    正如当日严春生如同魔鬼一般对他说的:唐顺之都想找借口多杀一些。

    而刚刚被安排到这个院落来之时,这里久无人打理,荒败非常。

    一应起居物事、吃穿用度,都需要他们出钱来买。

    为此,别无他法,只能按这礼交部的主事所说,传信回河套,借口要打点大明上下使族民好过一些,让他们再多卖些牛羊凑些财货送入京城。

    必须是他亲自下令、以这种借口传信过去。

    大明天子赤裸裸的杀意始终在。

    衮必里克虽然细想过他为什么仍旧要留自己的性命,那必定是有不得已之处。

    但他并不敢赌,命是他自己的。

    也许唯有彻底的恭顺才能换来转机。

    现在听到礼部主事的催促,他顿时堆着笑脸回答:“早已经准备好了,请大人引路。”

    说罢连声叮嘱随自己一同把押住在京城的鄂尔多斯部“大佬们”:“今天是重要的大典,一定要好好表现!”

    礼部主事脸上带着意味深长的笑容。

    他知道衮必里克是提醒他们压住内心的不满,这就对了。

    投降归附,他们这些蒙古贵族并没有得到真正的礼遇,那又怎样?

    今日是阅兵,夸耀武功的场合。汗庭都被赶跑了,难道大明还当真只有仍然给他们荣华富贵、盼他们约束族民这一条路可以走?

    胆敢不满,胆敢再作乱,大明将卒正愁以后军功越来越难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