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一章 冤大头

加入书签


br />

    所以王老板立刻说道:“愿闻其详,还请王老板不吝赐教。”

    王屿连忙摆摆手,“赐教不敢当。郭老板,其实我也是没有根据的猜测,大约是因为我比较看好这个料子,所以要是按照这个方法解料子,我担心会浪费。”

    “那王老板的意思是?”郭老板问道。

    王屿抱着料子转了一圈,然后指着皮壳上相对比较明显的一块凸角,说道:“保险起见,从这个地方擦窗吧。擦开皮壳看看下面的表现,然后再决定后面的步骤。”

    伙计看看王屿又看看郭老板,等着货主最后发话。

    “就按照王老板说的办。”郭老板拍板道。

    伙计这才放心的领命干活去了。

    郭老板显的对王屿十分好奇,这会儿闲下来,便开始侃起大山来。

    王屿对郭老板的了解也仅限于知道他跟老陈是一个狄梵个的老乡,剩下的也差不多一无所知。

    如今闲着也是闲着,对方既然愿意聊,便攀谈起来。

    聊过才知道,原来这个郭老板的摊位竟然是在有玉都之称的揭阳。

    这地方出名就出名在以精湛的雕刻工艺闻名业界。

    行业中深耕的雕刻师傅以这地方的最多。

    他们真正能够称得上是能工巧匠,可以将一件戒面大小的翡翠雕刻成各种惟妙惟肖的成品,连最细微的细节都能做到栩栩如生。

    所以,现在只要一提到揭阳,大家脑海中第一个想到的名词就是“精工”。

    不过,这些揭阳的商家一般不会这么远跑到佤城来收这种大块头的料子。多数都是在国内的市场上买一些被切割好的小精品明料。

    连边城都很少能见到他们去收料子的身影。

    跑到佤城来的,那自然更是凤毛麟角。

    郭老板听到王屿的说法,苦笑着摇了摇头,“王老板,现在市场上的情况都差不多。哪还有什么价格合适的好料子让我们去买?要不就是贵到天上去、要么就是品质达不到。要不是无米下锅,我们何必跑来跟你们抢这生意,赌石本来也不是我们最擅长的。”

    “可是现在随随便便一个料子都是十公斤往上,你们拿回去这这么大的料子,能消化掉吗?”王屿好奇的问道。

    因为依托着揭阳精工的名声,在那边的商家基本上都是以经营精雕小件成品为主,这跟边城以镯子这个品类为主是一样的。

    跟边城的商家不同,他们喜欢块头越大的料子,是因为这样的料子绝对有手镯位,并且数量不会少;而揭阳的商家一块大料子拿回去,没个好几年是消耗不掉的。

    如果每块料子都是这样一个周期,什么家庭也遭不住。

    所以才引发了王屿的好奇心。

    郭老板很快回答道:“所以我们这些商家一般都抱团经营。像是我今天买到一这块十公斤的木乱干,我们可以三五个商家一起分一分。这样落到每一户商家手上的料子数量就没那么多,剩下的钱也可以用来买更多表现不同的料子。双赢的局面。”

    王屿点点头,适者生存的大环境里,这些商家的相处模式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你们九头市在揭阳的多吗?”最后王屿好奇的问道。

    这个问题把郭老板问乐了,“我感觉我们九头市的人在什么地方的都不少。”

    这倒也是。

    这个地方的人出了名的勤奋且有头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