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章 落脚

加入书签


br />

    队员们忙整理仪容,把衣服和袖章都捋平,摆出一个行走的姿势,寓意踏上了长征第一步。

    许大茂拿起相机,以“韶關站”和下面的白色建筑为背景照了张相。

    连着坐了两天两夜的火车,这次队员们的精神面貌比上次在丰台站要差多了。

    许大茂也觉得挺磨人的,明明是坐着不动,却感觉比走了两天路还累。

    车站外就有百货商店,许大茂进去买了张韶关市的地图,找到曲江县马坝镇的位置。

    按比例大概估算了一下,发现离这里还有差不多20公里。

    正准备出门,却见徐颖指着一排竹筒跟售货员在说着什么,便凑了过去。

    原来徐颖想买陈有记辣椒酱,韶关市乐昌县的特产。

    “这辣椒酱居然用竹筒装,真有意思。”许大茂也买了一筒,插在行囊旁边。

    队伍在百货商店门口集合。

    许大茂道:“徐颖的爷爷已经跟韶关钢铁厂打过电话,咱们晚上去钢铁厂招待所休整一晚上,明天正式启程。”

    徐颖举手:“队长,我们能去风采楼看看吗?”

    “你还知道风采楼?”许大茂有些意外。

    现在没网络,一般人根本不知道其他城市的情况。

    “我爷爷告诉我的,说可以去看看。”

    既然是徐部长说的,许大茂也不好反对。

    这会时间还早,去看看也行。

    看看地图,风采楼在浈江区,和曲江县是一南一北两个方向,看按地图比例来看好像不到三公里。

    “风采楼和韶关钢铁厂是两个方向,离火车站差不多也就两公里多,你们可以投票决定,同意去的举手。”

    结果有4个人同意去,于是少数服从多数。

    队伍朝西北方向走,上了曲江大桥。

    自行车在桥上来来往往,偶尔还有小汽车经过,左右都是宽阔的浈江河。

    岸边还有一些小船,微风徐徐吹来,真有心旷神怡之感。

    除了徐颖,其他两个丫头都没走过这种大桥。

    不知是谁起的头,三个少女开始嘻嘻哈哈追逐打闹起来。

    但也跑不快,一跑起来,水壶和挎包就在打屁股。

    桥上路人纷纷侧目,服装这么整齐统一的队伍,还都说国语,一看就是大城市来的。

    柳援朝为人稳重,觉得有点不妥,这个小队可是代表着燕京的形象。

    “队长,她们几个是不是太疯了点。”

    “没事,教员教导我们要团结紧张,严肃活泼,该严肃的时候严肃,该活泼的时候那就得活泼。”

    韶关本来有三座楼,风度楼、风烈楼、风采楼,不过前两座一个在战争中损毁,一个只有个基座,仅剩风采楼一根独苗。

    观摩一番就折返,往南走了十几公里,眼见着前面就是马坝镇,却被一条河拦住了去路。

    看样子河水不深,但也不可能蹚水而过。

    许大茂四处一看,西边一棵树上挂着个木牌,上面用黑色油漆写着:上游100米处有桥。

    打个招呼,一群人沿着河边逆流而上。

    韶关别称“桥城”,桥特别多,这年头条件也差,就连市区里也有一些简陋的浮桥。

    就是一排小船,上面搭木板的那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