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杏帘

加入书签


    透过梦境,慕容薇第一次见到了十几年后的顾晨箫。仅仅不惑的年纪,曾经墨黑的长发里便杂了大片的灰白,微微佝偻的脊背再也不能顶天立地,瘦弱的身形似是被寒风轻轻一吹便消失在风里。

    便是在梦中,自己只是一缕魂魄,慕容薇的心也如片片凌迟,痛得喘不过气来。大滴大滴的泪水浸湿了杭绸素面的枕头,她依旧不舍得张开眼睛,想要在梦里多看顾晨箫一回。

    梦依旧继续,顾晨箫缓慢地蹲下身子,手抚着璨薇宫前那块倒塌的匾额,露出温柔又伤感的笑容:“阿薇,这大约是我最后一次来这里看你了,真怕你饮过了孟婆汤,便不会记得还有个顾晨箫。可是,不管你记不记得,我都要去找你了。”

    泪水肆虐,打湿了枕席。慕容薇心痛如绞,没有张开眼睛,而是任由温热的泪水如泉涌,缓缓划落下来。

    不晓得自己有没有饮过孟婆汤,可以确定的是自己始终忘不了顾晨箫,不管是在前世还是在今生。

    耳听着铜制沙漏细细如流水的窸窣声,慕容薇依旧半梦半醒。猛然间便是多宝阁里的西洋自鸣钟连着铛铛两声,在静谧的夜里格外清脆,尤似当头棒喝。

    慕容薇牢牢抓住榻上朱漆云纹的阑干,粉色的蔻丹划出一条条的印痕。几乎就在一瞬间,她做出了决定。

    明知建安一片刀山火海,温婉尚且有孤注一掷的勇气,她是否也要效法温婉,往前勇敢的迈出一步?

    晨曦初露,皇城西门里北大桥下,于婆婆祖孙二人开的旅店里,一早刚刚卸了铺板,便瞧见一位身着藏蓝底子白色忍冬花纹布帔子,挽着妇人发髻的年青女子,沿着青石板铺路的桥面,茫然往店门口行来。

    清早生意清闲,于婆婆提了清水洒扫着门前的空地,好奇地望了那女子两眼。

    女子不过花信年纪,却孤身一人行走在外,显得有些奇怪。她手挽一个藏蓝色印花包袱,显得神色有些憔悴,又立在店门前一时踟蹰不前,于婆婆晓得这女子大约遇到了为难事。

    自打去年收留过无钱住店的罗讷言,却被他医好了孙子的顽疾,于婆婆更深信世间好人好报,越发积德行善。眼见这女子目光清愁幽怨,只怕是银钱不便,便起了恻隐之心,问道:“大嫂是吃饭还是住宿?若只是歇脚,也里面请坐。”

    这妇人装扮的女子自然便是罗蒹葭,见兄长的心迫切,依着早先的安排,一早便来演这出寻亲的大戏。

    罗蒹葭谢了于婆婆,腼腆应道:“正是想要住店。不瞒婆婆,因小妇人孤身一人在外,身上银钱不足,小客栈不放心,大客栈住不起。幸遇路人指点,推荐了您这里,说您为人热心厚道,价钱又公道,便想过来瞧瞧。”

    一个女人出门在外,自然多有不便。幸而西霞民风淳朴,到不拘束妇人抛头露面。于婆婆见罗蒹葭眉目清秀,说话温雅,颇为体谅她的难处,便往店里相让。

    一路领着罗蒹葭进到内院,选了自己旁边的一间厢房,于婆婆请她进来歇息。

    罗蒹葭道了谢,腼腆地问了于婆婆的房价,确实公道,便先解了包袱取些碎银子与铜钱,付足了三日的食宿费用。

    不为偶然落脚,也不似走亲访友,于婆婆到有些好奇罗蒹葭怎会在她的小店连住三日。闻说罗蒹葭还未吃早饭,便先打了水给她洗脸,又下厨去煮面。

    罗蒹葭洗去风尘,于婆婆的面也刚好煮熟。就着一碟子糖醋腌的萝卜干,一碗菠菜鸡蛋面很快便风卷残云。

    于婆婆又好心替她盛了些面汤,这才问到:“未知大嫂一人来到皇城,是寻亲还是落脚?见大嫂风尘仆仆,到似是急着赶路,老婆子多嘴问一句,怎得一住就是三日?”

    一句话触动罗蒹葭的伤心事,她眼泪簌簌而落,掉进面前的大海碗里,激起小小的涟漪:“婆婆是个热心人,小妇人也不隐瞒。来此本为寻亲。却不知道这亲人能否寻得,自然要多花费几日。”

    将前番杜撰的过往与于婆婆讲了一遍,说到动情处,不用演戏,罗蒹葭也落下了泪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