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章 乡村测调

加入书签


    少平很久之后才知道,在这两人的股份名单里,都有了一个叫先生的人。

    他就这样,“退出”了这份生意。

    其实,退出的理由他只说了一半,还有的原因,就是他在为走出黄原做准备,而石圪节的生意,他没有精力再招呼了,再说作为生活来说,钱也够了。

    虽然做事的钱不够,但也没有到做事的时间不是?

    原本,他是打算把这个办法献出去,为田福军的事业再出一份力的。

    因为,在黄原上的那些偏远的地方,也是改革最阻力最小的地方,他打算建议田福军建立扶贫学校的。

    把那里的老人、孩子全都撤出来,在宜居的乡镇建立敬老院和扶贫学校,然后留下壮年人和青年们在当地,放下包袱大干三年,改变环境的同时,改善经济,待三年后形成基本经济支柱,再择地回迁,该并的并,该迁的迁,从此荒山变青山,穷山变富山。

    扶贫学校的那些孩子们,在完成基础教育之后,就会再次返回当地,以比他们父辈、哥姐更智慧的方式,继续参与到当地建设中去。

    而操作这一切的,就是政府牵头的一家独立“公司”。

    “公司”负责这一切,也承接这一切,从地方物产贸易入手,进入农副产品深加工领域,形成龙头产业,继而以经济手段参与到当地的生产管理中去,引导、驱动他们走向富裕指路,即使以后分了地,都能及时接收当地水利设施,以公司行为继续进行持续的环境治理。

    而这套模式,这个“公司”,会伴着田福军成长,推动他进步,成为他施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现在,不用了。

    等着吧,等他从大学毕业返回,等他正式有了参与的资格,咱们再说一说这事情。

    少平把自己的钱分成了三份。

    一份留给家里,做家庭发展建设的备用资金;一份留给吴老师、田润叶、兰香等,作为求学和生活的备用资金;最后一份,留给他自己,用于自己的生活,也用于自己的折腾。

    为此,只全国粮票,他都存了一大堆。

    八月里,孙少安从山西回来,带回来一个大眼睛的女子,叫贺秀莲,他还是给自己,找回来了一个“刘淑良”。

    吴月琴作了妖!

    少平不知她是怎么操作的,在县里住了那么一段时间,田润叶变得独立,变得坚强,听说孙少安的事情后,坦然接受这一切不说,还专门回到村里一趟,给孙少安送了两个缎子被面,说是送给“少安哥”的结婚礼物。

    然后,就重新返回县里,安安静静的,真的读起了书,再也不管其他的事。

    少平纳闷起来,问吴老师,只说“女人的事,要你管?”问田润叶,润叶姐态度就好很多,但也是不说,只说“你不说女人要独立嘛,我就独立给你看。”

    过了中秋,少平就返校,开始继续他的学业。

    或许是接受了自己的改变,接受了田福军的变化,他对田晓霞的态度,也好了不少,纵然已经进入秋天,仍是逼着田晓霞继续锻炼泳技。

    每周一次,每次半天,原西河中拉练,田晓霞能逆流游上十公里,横渡更是小儿科。

    时间就这样,到了七六年。

    这一年,孙少安如期结了婚。

    这一年,兰香上了初中二年级。

    这一年,李向前故态复萌,开始频繁追求田润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