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宅滋中国

加入书签


    想到做到,知行合一。

    这天早上,卢飞亲自参加了学校的大早会。

    前几天,这项工作都是副校长徐邦瑞来做的,但今天是个例外。

    早上八点的时候,电铃声响起,这是学校开大早会的信号。

    少顷,教学楼里的三百名学生,以及学校各部、科、室的成员领导们陆续来到了大华园体育场中。

    待他们集结列队完毕,卢飞站在前方高台上,对着话筒喊话到:

    “第一项,唱校歌!”

    台下,学生们适应了几天,也都学会了这首亢奋人心的歌曲。

    “西山苍苍,东海茫茫。”

    “吾校庄严,岿然中央。”

    “百家文化,荟萃一堂。”

    “大同爱跻,中国以光。”

    “莘莘学子远方来,莘莘学子远方来。”

    “春风化雨乐中央,行健不息须自强。”

    ……

    这首引经据典而又措辞精妙的歌,卢飞用它来加强学生的学校荣誉感、国家认同感。

    这几天,卢飞经常坐在教务部办事处的座椅上发呆。

    既然来到了这大明朝,他想一展心中抱负,实施自己的意志。

    卢飞将“中国”二字融进这首歌中,是想重新定义“中国”概念。

    其实,“宅滋中国”四字,最早出现在西周青铜器时期一个河樽上的铭文中。

    那时,周武王灭商后,营建东都洛阳,认为它是天下的中心位置,因而形成“中国”一说。

    后来,随着历史发展演变,以礼仪之邦自居的华夏人,认为自己国家周边都是些未开化的蛮夷之国,以之为四夷。而被低等文明包围之中的,便是中国了。

    到了宋朝,以辽、西夏、金为代表的政权日益发展壮大,到了与宋庭平起平坐的地步。

    经过无数次残酷战争,“中国”人不再盲目自信,终于意识到了所谓附庸国家的强大。

    于是乎,宋朝人觉醒了国家领土意识,与四周列强划分勘定国界,以安守一禺。

    出名的,例如《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在宋神宗年间出使辽国,商定宋辽边界事宜。

    至此,国家版图,形成了鲜明的以民族来划分边界的形势。“中国”,已然发展成了民族概念上的意义。

    卢飞作为一名现代人,胸怀和平发展、大爱无疆的信念。

    他抛却了民族,乃至地理上的国家概念。

    他想在这大明朝,推行以道德共同体为主导的中国概念。

    当然,《史记》中有句话说的好,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若是想要求一个人有良好道德品行,那必须得保障他的基本生存需要。

    是以,卢飞通过丰厚津贴的形式,来保障学校学生和成员领导们的富余生活。

    道德共同体,从南翔技校开始构建。

    而这,也是卢飞今天来参加大早会的主要原因。

    待一众师生唱完校歌,卢飞继续宣布到:

    “第二项,领导讲话。”

    “今天,就由我在这里与诸君讲讲。”

    “老子的《道德经》里曾言,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