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入会场兴致高昂 算破天一语惊人

加入书签


    今天是阴历六月初六,中都县物资交流大会开幕的正日子,之所以把赶会的日子定在每年的阴历六月初六这也是有历史传承的。不知是从哪个朝代开始,中都县一带的民间就把阴历六月初六称作“虫王节”,因为这时正值坝上地区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期,也是虫害最猖獗的时候。每年的这个时候都降雨量偏小,遇上干旱的时候十天半月滴水不下,在干热风的助力下庄稼地里蝗虫和斑蝥肆虐。如果降雨及时并且雨量充沛就会有效抑制害虫的繁殖,减少农民的损失。于是就有了民间说的“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

    开始时农民们为了祈雨,就在民间自发地举行祈祷仪式,每到阴历六月初六,就由族长组织人手,从每户人家募集资金,用来购买祭祀用的活羊和贡品,然后聘请神职人员,在神职人员诵经跪拜沟通天地后宰杀活羊,把羊头割下装在供盘里,再整备果酒贡品,带领村民去龙王庙里祈雨,去虫王庙里祭虫神。宰杀的活羊在祭祀结束后就给村民分食,所以民间也有“六月六吃羊肉”的说法。

    后来,官方也参与了这一活动,由知县率公职人员和当地乡绅举行盛大的叩拜仪式,还要请僧道诵经,鼓乐手吹吹打打。仪式结束后举办内容丰富的庙会,人们可以去庙里烧香祭拜、看大戏、看杂耍、听说书、逛酒楼食肆、裁衣置物,形式多样,不一而足。这一民俗一直延续到今天,只是少了祭拜的流程,繁华热闹依旧。

    鹿鸣和耿涛起了个大早,没等廖中华和徐三虎回来,俩人就带着自己的货物,准备好零钱,往主会场出发。到达会场的时候,由于时间尚早,赶会的人还没有入场,会场里全是做买卖的,有一部分是交过摊位费得到批准的,在会场里搭建了临时帐篷,还有一部分是在地上用白灰画好分割线的露天摊位,他们都在自己的摊位上忙着陈列商品。剩下的就是沿街吆喝的行商,这部分游走着的人大都是本小利薄的小贩。即便是小贩,他们手里拎着的也是全家的生计,寄托着一日三餐的希望,所以这些小贩也都早早的赶来了,目的和鹿鸣他们一样,就是为了找一个人流量大的优越位置。

    鹿鸣和耿涛计划先把货值高的衬衣和婴儿服先卖一部分,大部分资金都投到这两样上了,只有多卖几件才能快速回本。他们每人一手提着衬衣,一手提着婴儿服,学着那些老江湖的样子都挤在了会场里门口的两侧,因为只有一个门,进来和出去都需要通过这里,所以这里的曝光率是最高的。

    八点多的时候,赶会的人流逐渐密集了起来,只是游人们在这赶会第一天刚入场的时候,还不考虑购买东西,都是进里边看看有什么好玩的,有什么好吃的。到十点多的时候,提在手里的衣服一直无人问津,太阳晒得头皮发烫,鹿鸣和耿涛这几天已晒得黝黑的额头上都挂着汗珠,眼巴巴的看着络绎不绝的人们从身边走过。

    忽然,紧挨入口的那些小贩提着手里的东西匆忙地四散奔跑起来,紧跟着,里边的小贩也开始奔跑,引得围在门口的游人纷纷侧目,不知道发生了什么。鹿鸣和耿涛看着奔跑的小贩和惊讶的人们,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当他们还在四处张望着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的时候,有两个穿制服的人向他们走了过来,前边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大胖子,油腻的头发紧贴着头皮,两腮上堆满了鼓鼓的横肉,三层下巴拥挤地堆叠着,带着肩章的浅蓝色短袖制服紧紧地绷在肥硕的身上,领口处的两粒扣子都解开着,衣襟的下摆包裹不住那可跑马可行舟的宽阔肚皮,肚脐以下的肉就都搭在了蓝色制服裤子的外边,肥大的裤子被塞的满满的,裆缝垂在了腿弯处,迈着外八字唐老鸭般吃力的走着。身后是一个和他穿一样制服的二十来岁的小个子。鹿鸣和耿涛呆呆的看着这庞然大物吧嗒着脚步向他们一步一步走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