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百行无忌

加入书签


    “元丰是宋神宗的年号,绍圣是宋哲宗的年号……”对于这些年号,王满银如数家珍。

    “咱们罐子村这一代打过仗吗,怎么会有一个万人坑?”

    “当然打过了,整个北宋时期,原西县区域一直是大宋和西夏交战的最前线,大大小小的战争发生过数百次。米家镇那边的无定河川,历史上更是白骨累累,埋尸百万。”

    从有文字记载起,无定河流域一直是游牧民族和农耕文明冲突的最前沿。

    从夏商周再到秦汉隋唐宋明,一個又一个惨烈的故事在这片土地上发生,厮杀几乎从未停止过。就在米家镇外的山峁上,王满银还看到过残破的土长城和烽火台遗址。

    “这个我知道,‘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尚志民立刻摇头晃脑背起古诗,说明自己并非一无所知。

    王连顺不耐烦开口道:“讲这些有毬用,关键这片地方是个万人坑。咱们咋办,还挖吗?”

    按照谢工的规划,这里要修建泄洪通道的。现在挖出那么多人骨头,要不要修改一下泄洪通道位置。

    黄土高原这边的风俗,讲究个入土为安,一般不会动死人坟墓的。毕竟上千年的传统,一时半会儿改不过来。

    更何况,这地方看起来很凶。

    “毬的咋办,哪片黄土不埋人,活人还能让死人挡道!都给我挖……等下全部扔到旁边沟里埋掉了事。”王延强倒是百行无忌,干脆利索下达命令。

    而后,他率先跳下土坑。

    听他这么一说,王连顺动了动嘴,没再提反对意见。自己再说下去,估计要犯错误了。

    王满银也没招,若在后世,或许会另做处理。现在条件有限,只能如此了。

    不过王延强的话没错,活人没有道理让死人给挡道。

    几个知青斗志昂扬,拿着铁锨钉耙,紧随其后跳入土坑开干。

    这地方本就是沟底,夏天经常遭洪水侵蚀,千余年过去,尸骨遭腐朽了。一钉耙下去,全变成碎骨头渣子,连根完整的都拼不出来。

    有人带头,社员们三三两两加入其中,一筐一筐的骨头渣子黄土往外抬。

    至于挖到的铜钱和其他东西,都被挑出来,各人挖到的归各人……神奇的是,这会儿没人说害怕了。

    “满银,这里的铜钱代销点收不收?”有社员问到。

    “收,咋不收?!”王满银同样回答很干脆。

    说到底,后世那些藏家手里的铜钱,又有几个是家传的?百分之九十都从土里挖出来,不过转转手而已。

    随着万人坑被彻底刨开,挖出的东西越来越多,单单铜钱就有几百枚,卖废铜的话,差不多能值两三块。

    另外还陶罐、碎陶瓷片……这些不值钱,加上是死人用过的东西,也没有人在乎,都被扔到旁边。

    王满银运气不错,除了十几枚铜钱外,还找到一个石质印章。清理了上边的泥土后,勉强能辨认出是篆体字,刻着“王蚬留印”。

    至于具体对方是什么人,他也不清楚。

    不过古代能用印的,都不属于一般人。保存到后世,最少上大千。

    带着社员们看了一阵子,王延强才招呼王满银几人去卸石头。

    ***

    吃过早饭,王满银早早到村里和王延强汇合。

    两人带上大黄,再次朝狼窝山进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