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神童

加入书签


第278章神童

扬帆中学的生物化学实验室中,美尔森正通过投影仪投射在白墙上的图案给一群人授课。

这些人中有三成是学校的老师。

他们是前几年闯鹏城的科研人才,前几年造原子弹不如卖茶叶蛋,他们也顺应潮流纷纷下海,可下海之后这些研发人员又发现自己确实没什么经商的天赋,甚至还有被当盲流抓起来的。

可鹏城比北方还是繁华的多,好多人为了生计,只能蹲在电子厂和服装厂,从事最低端的业务,渴望着有一天会有人能发现自己那一点点的闪光。

好在这时候郭海平来了鹏城。

郭海平拥有这个年代少有的重点大学本科学历,又在科研单位工作过,尽管做生意方面一窍不通,但搞科研和选拔人才方面还是有相当过人之处。

他勤奋,肯调研,而且不急于升官立功,挂出招牌到处寻找有能力、有本事的人才,甚至骑着自行车满大街地搜寻这些当年盲目流动到鹏城的遗珠,帮他们与高新技术企业对接,让他们能发挥自己的作用。

而扬帆中学的老师也全都来自于他的精挑细选,这些老师都有相当的学历,并且心中热血未凉,依然有志于科研工作。

虽然不是专业的师范老师,但以他们的学历教小朋友难度并不大(何况这个年代大多数的老师都不是师范类的),而因为学校的教职工众多,他们的业余时间也多。

趁着美尔森来讲课,除了还在上课的无法走脱,其他理科类的老师倾巢出动,搬着小板凳耐心地听着讲解。

尽管祁红从来没感觉自己是什么“神童”,但小姜总说我是,我不是也得是。

他们到底是杀出一片天地,还是如当年一般最终成为时代的眼泪,美尔森也多少替这些稚气未脱的少年少女捏了把汗。

“什么?”祁红有点迷茫。

祁红很懂事,她飞快跳级读完初中就是为了早点回家帮妈妈收玉米,起码玉米的收成不会骗人,多少能给家里点补贴,让爸妈农忙之后能多抽出点时间照顾照顾家里的养的牛和猪。

尽管没有对外公布“神童”的名单,但是因为学习层次的差距,大家已经能大概猜到这个计划参与者的身份。

否则正常人是为何会有这样惊人的算力,大公司都是弄个宏观方案,小姜总居然能在细致入微的具体战术方案上做出这样的安排,这也只能用天才才能形容了。

可不料学生之中居然有不少一边听一边若有所思地点头,甚至在美尔森讲的语焉不详的段落还明显皱起眉头,也就是说……

听懂了啊。

辍学在家务农两年之后,14岁的她跟着父亲来到鹏城,本来想在电子厂当个女工,过上村里人人羡慕的高薪生活。

祁红也有些恐惧,但她心中仍是对求学带有一种莫名的向往,硬是从山里出发,坐驴车转破大巴,之后转绿皮车再转大巴,终于抵达了这座传说中的扬帆中学。

除了这些老师,还有一大半的成员赫然是一些稚气未脱的少年少女,他们各自手捧笔记本,听着明显已经超纲的题目,居然各自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色。

今天美尔森的兴致很好,课程也非常深入细致,下课铃声响起,众人都意犹未尽围了上去,希望能得到美尔森的单独辅导。

美尔森并没有质疑女孩儿的回答,她眼中露出一丝欣赏之色,她轻轻按住女孩儿的双肩,微笑道;

“很好,能听懂这些,说明你已经跟上了我的研究路线。

她强大的学习能力强的让人感到震撼,郭海平更是说从她身上看到了曾经名动全国的神童宁先生,也萌生了启动“神童计划”的念头。

“嗯,暂时没有。”祁红稍有些胆怯地道,“我,我真的都听懂了。”

周围的景物从草木和玉米田变成了高楼大厦,食物也从粗茶淡饭变成了精致的菜肴,空心砖造的教室更是变成了有多媒体功能的先进电教室。

祁红已经可以跟美尔森用英语无障碍交流,她点了点头,又垂头走过去,略带几分胆怯地道:

“您好,教授。”

甚至在跟莫克商谈之后,这位传奇大亨也加入了这个神童计划。

姜念率先从最好入手的宣传上切入,包装环节走国外的路线难以杀出一条道路,索性更换赛道,基础产品走极简风,高端产品采用华国本土的文化元素,宣传方面也用华国特色的电视剧作为先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