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新行业、新问题

加入书签


“朱董,这次我们是组队来跟您交流的,这位是会计师韩总,这位是林律师,剩下的都是我们投行的人。”在胡中华跟对方寒暄和简单介绍之后,就轮到我出场了,面对着西装笔挺的香港老板,微笑着说道。

为了凑齐人数真不容易,除了我、黄志军之外,还从老程那里借了两个人过来,加上其他中介,算得上是浩浩荡荡。

“感谢沈总、韩总、林律师,以及在场的诸位,看到大家都很重视我们这家小企业,我很荣幸。”朱董已经年过六旬,头发稀疏的能够点清根数,但身材瘦削,精神也很好,双目炯炯有神,虽然有严重的港普口音,但我们努力一下还是能大致听得懂。

“我从十多年前就开始在这里投资办厂,主要依靠涂总、小张帮我操持,这几年的业绩也不错,想着可以考虑上市了,所以就请沈总你们过来,好好交流一下。下面我就请涂总跟大家介绍一下具体情况。”

坐在朱董右手边的是一位五十多岁、矮矮的女士,穿着很朴素,她身侧是个三十出头的外形时尚的年轻人,戴着黑框眼镜。要不是事先知道两人是母子关系,很难从两人的面容找到那两三分的相似之处。

涂总是本地人,十多年前就开始跟着朱董投资开厂,所以算得上是元老级的人物,也是最了解雅荣历史和运作的人,而且自从儿子张自强大学毕业后,也加入了雅荣,目前已经是承担日常运营副总经理了。

之前胡中华提供的简介比较粗,听完涂总母子俩相互补充的介绍之后,我才对这个企业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

从业务上看,雅荣是做ODM和OEM的,也就是为国际大牌厂商做贴牌生产,毛利率还不低;从股权上看,仅有朱董一名股东,全资持有雅荣的股份,就连涂总都还没能分到股权;从经营上看,原材料主要依**夏的一家家族企业凯美集团,销售主要通过朱董控制的另一家香港企业实现,也就是说雅荣目前实质上只是个生产基地,并不具备独立的销售和研发能力。

“我们历史上有没有被处罚过?”林律师从法律的角度追问了一句。

“哎,这个确实是有的。”年轻的张总有些尴尬的扶了扶眼镜,解释道,“当地的税务部门认为我们对香港公司的销售价格过低,存在逃税的嫌疑,前年给我们开了不小的罚单。除了这件事之外,就不存在重大的处罚了。”

“今年呢,有没有可能再被处罚,从你们的金额看,感觉算是重大了。”韩总记下了那几个数字,抬头问道。

“为了避免处罚,我们想了个办法,让朱董把雅荣的股权转让了出去,名义上就不是雅荣的股东,这样我们两个公司之间就不存在通过关联交易实现逃税的嫌疑了。”坐在另一侧的财务总监符总说道,“根据初步沟通,应该不会再有处罚了。”

听到这儿,我不由得苦笑了三声,看看身边的律师和会计师,面色也都不好看。

“谁教你们这么做的?”我无奈的追问道,“这个操作什么时候完成的,履行了什么程序?”

“去年年底前做完的,目标就是今年税务上不被处罚。”符总有些惊疑不定的看着我们,谨慎的解释道,“我们的外部税务筹划机构出了这个主意,朱董也觉得可以操作。”朱董严肃的点了点头,虽然不明白为何我这么追问这件事,但觉得可能比较麻烦,收起了轻松自然的神情。

“朱董,今天我们初步了解下情况,

具体细节可以后面再讨论,我觉得以雅荣的收入和盈利状况分析,发行上市还是很有希望的。但有三件事您必须马上着手去做。”

我摊开面前的笔记本,向雅荣在座的高管们说道:“最紧要的一件事是要把股权转回来,务必在今年年底前做完这件事,越快越好;第二件是把香港公司收进来,使之和雅荣成为一个上市整体;第三件嘛,就是考虑向前端收购原材料供应商,或是分散采购。”

“我来补充一下刚才沈总的意见,大股东的变化会导致整个公司的持续经营中断,按照目前的审核思路,哪怕你是代持,也会被认定为是发生了变更。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您今天就把股权转回来,主板还需要持续经营36个月,创业板也得24个月,这就会大大阻碍您的进度。给公司出主意的人应该是没有考虑到上市的要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