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工作之余约旧友

加入书签


因为前期我们已经看了蓝宇化工的电子底稿材料,熟悉基本情况,因此双方的沟通比较顺畅,吴舒也清楚事情的轻重缓急,当务之急是尽快申报,因此算是基本做到了知无不言。

说起来蓝宇的问题也不复杂,这个企业大概有百分之三十左右的原材料是通过其子公司采购的,而供应方正是公司的股东,这部分原材料经过简单加工、分装就能实现全公司百分之四十左右的盈利,所以严重依赖关联方是原来的投行不愿意申报IPO的直接原因。

起初,我对于这个问题也有些发憷,毕竟百分之三十通常是界定重要性的一条标准,证监会很难容许未来的上市公司经营上有这么大的不确定性和依赖。

但我也不能就此否定这个项目,至少收入规模还不错,客户结构也很好,为了上市已经做了多年的准备,从我过往的经验看,这是决定能否上市的关键因素,值得尝试一下。

蓝宇实际上的大股东李博士是个假洋鬼子,原本是做二级市场投资的,搞了个香港户口,又在境外注册了公司,在金融危机的时候趁低价控制了蓝宇,本质上算是个资本玩家,看准了这个行业有前景,想要搞一把而已。

李博士平时在上海、香港两地跑,来蓝宇的机会不多,存在感不是那么强,再加上蓝宇的管理层几乎都是原来的老班底,所以在我看来目前就是个投资机构和管理层共同控制的公司。

“你们的人员怎么安排?收费是怎样的?差旅费用由谁承担?”既然已经决定接下这个项目,就得谈谈商业条款了。吴舒是管理层的核心人员,有比较大的话语权,所以也问的很直接。

“人员方面嘛,我跟小孟来牵头做负责人,还有白宇和黄志军,他们也很有经验,等到项目进入攻坚阶段,我还会继续投入人员,肯定能确保不影响进度。”其实我手里一共只有五个人,除了刚入职还在做新员工培训的小洪,已经全部坐在这里了,哪里还会有人员增加。

但我牢记着十几年前领导说过的一句话“不要慌,就当自己手里有千军万马,先把客户忽悠下来再说!”,所以回答的异常坚定。

“至于承销费,我们有个百分之八的费率,还有个保底收费,应该是两千五百万吧,采用孰高原则,是不是这样?”虽然保底收费是两千万,我记得很清楚,但还是习惯性的转头问身边的孟玲,孟玲也不负最佳捧哏的称号,连连点头补充道:“因为蓝宇的规模不大,所以我们一定会要这个保底金额的。”

“差旅费嘛,通常都是你们提供的,对于IPO项目我们都是这么要求,毕竟我们前期也不收多少钱,总不能让我们倒贴吧。”

“还能不能优惠?这个保底费用可不低啊,其他的我都没什么异议。”吴舒沉吟了会儿,估计还是觉得两千五百万有些高了,毕竟现在测算下来总的融资规模可能也就不到两个亿。

“吴总,现在基本上都是这个价格,反正我们收的是成功后的费用,都是从募集资金里面扣,又不用公司自己掏钱。”孟玲在一旁微笑着解释道。

“对啊,吴总,你们都有股权的,上市之后马上就身家几千万,我们确保成功,就不要再纠缠这些数字了。”

“你们配合得很默契嘛。”吴舒抬眼看了一下我们,笑着说道,“不过我也没法立刻给出结果,你们把协议发给我,我要和股东、管理层商量,到时候让阮总跟你们进一步谈。



“好的,没问题!”清楚承销费是个大事,总要有个谈判的过程,我喊高一些的价格,也是留着讨价还价当余量用,不过也不能拖太久,还是得加快。

“协议确定后,我们马上安排人员进场,时间进度表也会一并发送。”按照明年上半年申报的计划,时间已经很紧张,到时候报不上去客户只会赖到投行身上。

某些外企的臭毛病是谈完正事就把你赶走,即便是像李博士控股的这种假港资,不像国内公司至少会礼节性的挽留吃个晚饭。我在门口跟孟玲几个告别,笑着说晚上约了同学吃饭,你们就自己安排吧。

白宇和黄志军诡异的交换了一下眼神,似乎是在猜测,但又不方便说,孟玲倒是很直接的问道:“女同学吧,看你的样子很开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