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军校的问题

加入书签


    原本的时间线上,直到洪武二十年,大明才将东北纳入版图。

    这一次,无论是朱塬还是老朱,在了解曾经历史的情况下,当然都希望能够早一些,以便对那边有更多的经营布置。

    却也不是现在。

    连续征战,再加上,最近几年,大明也实在算不上风调雨顺,因此国力无法支撑立刻向东北开拓。

    徐达亲自镇守的北方,用兵重心,暂时还是塞外,目标是不能让漠北一盘散沙的各个部落重新凝聚起来。

    虽然还有招抚一招,但问题在于,兵不血刃的话,想要招抚,就需要付出很大代价,甚至要封出几个异姓王爵。

    这就是隐患。

    就像曾经,对于云南,老朱开始也是想着兵不血刃,洪武七年,一度许诺云南的段氏只要肯归顺,可以敕封‘云南王’。

    段氏没有同意。

    然后,洪武十四年,明军入滇,唐时便开始崛起历经宋元一度还一度建立国家的大理段氏,经此一遭,终于泯然在历史长河当中。

    这件事给人的启发在于。

    第一:好好说话,通常都没人听,人性就在于一个‘敬酒不吃吃罚酒’。

    第二:实实在在打下的东西,才是自己的。一时招抚,看似有了名义上的归顺,却会带来更多后续的问题,到头来,大概率还是要再打一仗。劳民伤财不说,还可能给王朝国祚带来变数。

    这也是为何,正在运作的甘肃那边,朱塬提议最好还是‘杀鸡儆猴’,动一动刀兵。

    至于东北……

    还是那三个字:不能急。

    东阁的书房内,祖孙两个沉默片刻,老朱显然也打定了某个主意,压抑着自己的急性子说道:“等闻造回来,仔细问一问,再说后续吧。”

    朱塬点头,又道:“若是能让东北像漠北那样打起来,其实也不错。”

    “若能如此,自然最好,”老朱点头,对于朱塬的提议并没有太多反应,显然也已想到,跟着又拿起紫檀盒子里的黑土:“这东西,本是带回了一车的,可惜只剩这一捧。”

    朱塬在刚刚闻造的书信里看过,一车的黑土,因为遭遇追杀,不得不放弃,只来得及抓一把带回来,此时道:“祖上也不必遗憾,一车和一捧都是一样,现在看一看就是,真的要开发,还是得等到咱们真的到了那边。”

    老朱捻起一些小心用指尖磋磨着,还送到鼻间闻了闻,感慨道:“看着就是好东西呵,几百年才能长出一寸。塬儿,为何这中原就长不出呢,或是,可有什么法子,人为地酝造一些黑土地出来?”

    “祖上,这问题就太复杂了,涉及到的外在条件太多,气候啊水源啊地形啊,等等等等,最关键还是时间,按照以往计算……黑土长一寸,中原或就换了一朝,这不是人力能为的。”朱塬笑着摇头:“另外,祖上也不必过于迷恋这黑土,那片土地只是基础好一些,就像沿海的渔场,亿万年都没有过大开发,开始的时候,捕鱼收获自然丰厚。不过,等新时代到来,通过更加科学合理的种植方式,无论是黄是黑,任何土地都可以得到非常丰厚的收获。”

    老朱点头,还是很宝贝地把那盒黑土收起来,一边道:“你这一说,俺倒是想起,去年那鸟粪,胡惟庸年前还来了奏章,特意说起,那加了鸟粪的田里,稻子长势颇好。这相隔千里的,到底只是一说。事情既然是你提出,这也开春了,还是要就近挑选田地试上一试。”

    “祖上放心,塬儿一直记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