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 第 135 章 “阿奴是懂得哄人的。……

加入书签


    簪缨被严兰生一启发, 也是刚刚想到,她之前对佛教观感不佳,起因便是释无住对卫觎下的那句谶语。

    虽则释大师已圆寂, 舍身奉出舍利, 救百姓于水火,已令她的恶感转变,但是佛寺泛滥的弊端依旧存在。

    从某种层面来说, 当今的佛门团体在享受特权一事上, 与贵族世家有很大的相似性。

    佛门寺院中同样存在着大量的荫客,僧祇户, 佛图户, 这些人受律条保护, 不服兵役不交课税,也不入于户部籍册, 导致钻空子的大有人在, 寄名寺中,逃避徭役。

    而一些高僧名尼又深受皇室宗亲的敬重, 有机会出入宫禁, 难保他们个个都如昙清方丈一样清正无欲, 但凡暗怀机心,便可唆摆掌权者, 干扰内政。

    再者便是国中寺庙林立, 占田为寺, 广纳庶民, 不事生产,长此以往于民生大计不利。

    南朝是如此,簪缨听说北朝皇室对佛教的追捧更为狂热, 必然不遑多让。

    她若真能占住这个身份,经营出号召力来,便能引导佛教正本清源,去芜存菁,不再妨碍民生,也可还真正信佛人一片清明净土。

    壮大声势,瘅恶彰善,重修户籍,有利国民,无论哪一条,皆与她的目标相一致。

    那么何乐而不为

    簪缨从前排斥别人叫她小菩萨,是怕自己重生的秘密被发现,说到底,她只是在乎卫觎一人对此事的反应。

    但形势推人走,如今出现了一条崭新之路,这个机会如严兰生所说,利大于弊,甚至无弊,她又并非真的出家,只是借势而为。

    就像从前她讨厌傅则安,立誓再也不愿见他,而今兜兜转转,不也收下他在帐下效力吗。

    人是可以变的,生意是周转出来的,若有利可图,她当然可以见机行事。她一点心理包袱都没有。

    借用一句昙清大师的名言利民的事,能叫骗么

    思及此处,簪缨定下心,对傅则安道“思危的讨庾檄文我读过,文采斐然,朗朗上口,深谙煽动人心之道。你便配合二郎,将此事落实吧。”

    傅则安愣了一下,没想到女郎会坦然提及这件往事。

    他回过神,忙应是,同时心中涌起一股既高兴又惶茫的感觉。

    他终于得到了阿缨的一点认可与垂顾。

    阿缨交代给他的事,他一定办得漂亮。

    严兰生的提议被采纳,反而有些怔忪,注视女君神采盎然的面容。

    他没想到女君答应得这么爽快。

    从山阳回来的女君,仿佛有一种气质上的变化。

    她变得精于抚御,恩威并施,外表看去依旧平易近人,但她真实的想法与决策,不曾因沈阶一事后与底下群僚更掏心掏肺,反而敛藏更深,令他都有些始料未及。

    “观白。”簪缨决定后,才想起去看半晌没言语的卫觎。

    曾在同榻共枕时,她答应过他,不与佛门为伍。

    而今之计,是名存实无,她对释教依旧不感兴趣,应该不算违背约定吧。

    随着她的动作,其他人也一同壮着胆子看大司马的反应。

    如果说先前那一眼,是这些人担心大司马会怪罪严兰生异想天开,那么此时,在簪缨答应以后,她的谋士们视线不约而同地对上卫觎,便似对他造成一种无形的包围之感。

    这屋子里没有卫觎的人。

    他的文辅,包括徐寔与其父卫公,此时都在洛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