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南郑候及冠礼

加入书签


  六月初六,是此世的小侯爷刘式生辰,在琬小姐和菁小姐两位向兄长行礼祝贺之后,便开始了生辰宴。

  明日为良辰吉日,冠礼就定在明天。按礼制前来主持冠礼的宗正卿刘虞、冀州牧皇甫嵩今日便已到了安平,亦在这宴席之上。

  按汉朝礼制,刘式为列侯,食邑三千户,金印紫绶,在身份上,是高于皇甫嵩和刘虞的,因此刘式坐主位。

  而列候的政治地位,相当于明代的翰林,已经有一只脚跨进了帝国高层的门槛里,但另外一只脚能不能进来,却还难说的很,得看皇帝给不给。

  刘式知道刘虞是宗室中很能干的官吏,在去年黄巾军造反的情况下,刘虞就被任命为甘陵国相,主要任务是赈灾和安抚,结果清正廉洁,解决了当地饥荒,安抚了百姓情绪,不费一兵一卒将潜在的战乱消弭战乱于无形。刘式认为搁三国志里刘虞政治起码90,智力80。

  而皇甫嵩则是大名鼎鼎的名将,后世配享武庙能力不用说,而且平定了黄巾军,任职牧守一方的封疆大吏,原则上是刘式以前安平国事务上的直接上级领导,但是偏偏是个外姓官僚。所以只能和刘式、刘虞平辈相交,以兄长自称。

  所以在座的主角刘式、宗正卿刘虞,冀州牧皇甫嵩三人突出一个互相尊重,互相抬举,你们吹我少年忠孝闻名于四海,我夸你皇甫将军戡平战乱国家柱石,位列九卿的刘虞清誉盛名天下皆知。

  宾主皆欢,便各自散去安排在侯府一人一间别院休息,准备明日一早小侯爷的加冠礼。

  刘式知道崔琰为何如此安排,他在自己房内泡脚时,想着明天的冠礼有些紧张,叹道:“亚父这是给我未来仕途安排了两个教父啊。”

  待到次日良辰吉日,在原安平王国的宗庙给刘式行及冠礼。南郑候,食邑三千户,金印紫绶,天子近亲,身份显贵无比,不下于普通诸侯王。

  因此现场一片庄重肃穆,人群列队整齐。在宾客众多,但仪式开始之后安安静静针落可闻。

  因为在场的众人皆知,刘式早已简在帝心,冠礼之后便要赴洛阳任职郎官,如此年纪出仕,又素有盛名,只要能力合格,熬也能熬到三公!如果立下战功,食邑封无可封,便是再复封诸侯王也并非不可能。

  一身诸侯礼服的刘式被刘虞领进宗庙大堂后,祭拜天地先祖。随后由宗正卿刘虞请刘式在加冠的席子上坐下,随后冀州牧皇甫嵩上前,先将刘式的发髻解开,为他梳理头发,再缠上发巾,用代表诸侯礼制的簪子将发髻固定。

  而宗正卿下堂,到洗手处将手洗干净,洁净以表庄重。然后再上堂,象征性地扶正刘式的发髻。

  随后宗正卿再次下堂,从执礼人员手上的箱子中拿出第一顶冠,开始了加冠。

  始加(冠)祝曰:‘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第一冠,是黑麻缁布冠,是崔琰最在意的,因为这代表南郑候从此可以入仕为官,拥有了政治权利,当效命朝廷,上报国家,下安黎庶。

  再加曰:‘吉月令辰,乃申尔服,敬尔威仪,淑慎尔德。眉寿万年,永受胡福。’第二冠是白鹿皮弁,在皇甫嵩的注目下进行,因为这象征着诸侯的武德与征伐,从此刘式有了诸侯的军事权力,可以招募私兵部曲,或是出任军职,为天子前驱。

  三加曰:‘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尔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黄老无疆,受天之庆。分别是红黑素冠,至于第三冠,有宗正卿刘虞为其加冠,视其为成年宗室成员的一份子,担负捍卫祖先盛名、宗室声誉之责,更有了娶妻纳妾,开枝散叶之责任。

  结发及冠的南郑候刘式忙碌了一整天,跟来府上的其他冀州州郡大员和附近州郡世家豪门代表们一一行礼后,终于能松口气休息一番。而一旁的崔琰和刘虞,却在面带微笑讨论什么。

  刘式便走过去,行礼问道,“亚父,宗正卿大人,可还有什么不妥之处?”

  两人齐回礼,刘虞道:“无不妥之处,南郑侯今日,礼制齐全俱合典章,我二人刚刚只是在讨论,为侯爷起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