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恶意就医

加入书签


    本以为头一天由于是开业,因为诊断是免费的,许多人可能是因为好奇心而来、也可能是为了节约诊费来看病。

    今天应该不会有那么多了,这是所有神农人的共识。因为他们都清楚,三甲医院一天的接诊量都没有这么多。

    谁知第二天早上六点不到就有人来排队了,到了八点开门时,门外排队的队伍有数百人之多。

    一方面,是许多人昨天排队赶不上,还没有轮到自己就诊就下班了,另一方面是昨天有不少病人直接被治好了,加上急救了一个心梗病人,一传十、十传百,许多人就赶来了。

    尤其是许多心脏疾病的病人,早早就来排队了,患心脏疾病的人都清楚,他们每时每刻都是一只脚踏入鬼门关。如果能够通过针灸治疗,治愈了自己的病,就解除了自己的危险。

    小翠发现今天病人比昨天还多的时候,她及时将情况汇报秦承文,秦承文接到小翠传递的信息后,也觉得这样不行,应该想个稳妥的办法。

    他找到李末央和春婉,通报了今天病人比昨天还多的情况,问她们有什么办法可以缓解这种情况?

    李末央说“这确实是个大难题,病人求医是他们的自由,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这种现象得到缓解,如果我们对病人实行分类管理,不知道行不行?”

    春婉接过末央的话“我看分类管理可以,把所有病人划分为慢性病人、急性病人,急诊病人三类,以急诊病人首医,其他病人依次医。”

    秦承文问“哪种病属于急诊病人?”

    春婉说“危重病人肯定属于急诊病人,创伤病人也属于,其他我想不出了”

    春承文对她们说:“现有坐诊医师,20%放在慢性病诊治;还有的医师放在诊治胸痛、心脏病人,四个专家作为危重病人和创伤病人救治。我们要开设三个就诊通道,一是危重病症通道;二是胸痛、心脏病通道;三是慢性病通道。这是一个方面。”

    他想到了预约看病,但这个时候互联网在华神还没有建立,如何才能让病人能够报名,并能看上病?

    思来想去,没有一个科学的方案,最后决定采取最原始的办法,就是让需要诊病的病人或家属,提前到医馆报名,留下病人身份证号码及报名人身份信息,距离最近的电话,按照客服通知的时间,前来就诊。

    他把自己的想法跟她们俩人说了,她们也觉得这个办法作为补充,非常好。

    同时,李末央还是提出挂号,当天挂号没有得到诊治的第二天优先诊治,几管直下。

    这样一来,每天能减少数百人排队,听说可以报名预约,许多慢性病人都报名了。

    九点多的时候,王思怡接诊了一个病人,病人是由孩子和媳妇推轮椅来的,她没有直接诊断,而是向病人家属了解情况。

    病人的媳妇说“医师,我家公去年患脑梗,在医科大附院抢救过来了,人是救回来了,但半边身体不能动,当时主治医师说,出院后坚持锻炼就能恢复,我们认为出院后慢慢锻炼可以恢复,那怕是能用拐杖都好。

    我们按照医师的医属,对他进行训练和按摩,一年多了一点效果都没有,听说你们这里有个神医,我们就带他过来试试。”

    王思怡给患者诊断,发现患者发病后医院治疗时虽然进行了排除,但病灶并没有清除,加上血管狭窄非常厉害,像他这种情况,别说恢复了,搞不好随时会二次脑梗塞。

    王思怡把诊断结果跟患者家属说了,患者的儿子听了没什么反应,但他老婆听了两眼放光,因为这个年轻得不能再年轻的医师,仅凭把脉就能把其他医院经过数轮检查才出的结果一致,那么老头子搞不好会有希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