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结亲

加入书签


  贾芸提着考篮,通过搜检后,找到座位。考房斜对公堂,堂上人影瞳瞳,知府和各县教谕。

  照例将考试笔墨纸砚清点,沉心静气等待考试。

  卯时三刻,考生做答。

  贾芸提笔写名,籍贯,考卷共有四书题,五经题各一道,帖诗一首,看清首题时,心中激动,正是他八股题海战术中的题。

  题出自四书之一,问的是仁与贤。

  贾芸胸有成竹,提笔而书,等到下午未时,还在答帖诗时,有书院学子已经交卷,请知府面试。

  见此贾芸并不急,将文章检查三遍后,誊抄在试卷,随众学子出考场。

  府试三场,第一场后三日发长案。

  二场初覆,三场招覆,隔天再发长案,为府试最终成绩,三日后,宣景三十三年府试录取才会出来。

  府试及格,取得童生身份,县府试规模小,人数少,三日即可放榜。

  ......................

  秦家正院,桂花树下。

  桂树叶子早已青葱,割碎阳光洒下。

  正这时,中年婆子亲自端青玉茶盏进来放于贾芸面前,不由多看几眼。

  贾芸笑道:“且说过几日来谢秦叔父,不曾想倒叫秦叔父请我茶。”

  “请恩公来,有事相商。”秦业年过半百,却不摆架子,数月以来,再次面色谦卑,开口就是有事相商。

  论理,秦业指点数月,该称句老师,否则自己无书院加持,何能县试通顺。

  “尽管说,芸当允诺。”

  “这....老夫年过半百,钟儿年幼,可儿尚未许人家,今日厚颜,恩公可愿结亲。”

  贾芸愣了愣,秦业是想要将秦可卿许给自己,这其中缘由他也能猜分明。

  “恩公可愿意?”见贾芸不吭声,秦业面上神色踌躇,道:“若恩公不愿,某不勉强。”

  “芸自然愿意。”贾芸忙允诺。

  秦可卿鲜艳妩媚似宝钗,风流袅娜似黛玉,她行事温柔又和平,论容貌气质当是第一。

  薛宝钗有咏螃蟹诗的才情,黛玉则是精神上的贵族,质本洁来还洁去便是将品格风范尽现笔下。

  各花有各自韵味,便如闻香识女人。

  只是他从去年到今,都不曾见过秦可卿,其姿色长相并不曾见。

  贾芸笑道:“不知是秦叔父的意思,还是秦姑娘的意思。”

  秦业抚胡而笑,自豪道:“我家可儿温顺娇弱,乖巧的很,从不反抗,很是孝顺。”

  从不反抗,才被贾珍屡次施压而逆来顺受,为讨好贾府,赏梅时,不惜毁了自己名声也要讨好贾宝玉酣睡她房,正因孝顺,才为秦钟入贾府读书,帮扶秦家,心思敏感。

  贾芸没想到,秦业会提出结亲,送上门的好事,肯定答应。

  “芸在此谢过秦叔父,只是母亲过世一载,三年才可娶亲。

  虽然礼部侍郎的儿子,为了免于此牵连,让衙门改了我娘逝期,但邻居皆知我娘过世真实之日。”

  秦业闻言,登时皱了皱眉,眼中浮出忧色,他知贾芸母亲去年去世。自己家境中等,年纪大有幼子在,贾芸为人颇正,今后定会善待钟儿。

  贾芸虽为贾府旁支,得县案首。府试就算不得案首,也定名列前茅,不过十五六,仕途可嘉。

  难道是他在寻托词?

  似乎看出秦业担忧,贾芸反而笑着宽慰:“秦叔父莫过担忧,芸可与姑娘先订下,真孝期一过,便可迎娶,再有婚书为凭,芸自当守诺。”

  秦业明白贾芸的意思,秦可卿还差他两年,正好也合适。

  贾芸道:“芸无家人,可为自己做主,明日托王秀才送帖,如何?”

  秦业听闻,登时同意,这样一来便是贾芸求娶,也不失礼数,对贾芸更是高看一等。

  婚书乃是结亲当事人持有最直接,最原始的凭证,材料,甚至与大景律有关系。

  再此一诺千金,一言九鼎之时,除非双方自愿退婚,否则不可拆。

  ...............

  幽静的二进院落,春日廊下纱窗半开,鸟鸣花香,蝴蝶轻进纱窗。

  春榻上,坐着一娴静端庄的美人,正捧着锦帛,多情的眸子专注着女红,蝴蝶落在肩膀不曾飞动。

  正这时,瑞珠送茶进来,温声笑道:“姑娘,老爷给你指了门儿婚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