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半坡穴居-第2/2页

加入书签
  寄居地下,这个想法可不仅仅只有布莱斯能想到。

  在此两天前...

  阿兴杵着工兵铲望着缓坡较陡处自己挖掘出来的洞口露出满意地微笑。

  见支架摄像机还在拍摄着,他开口解说道:“通过挖掘地穴,来抗拒寒冷气候,这在华夏古文明中就曾出现过。”

  “到了农耕文明,这个习惯依旧被保留。如今北方地区仍留存有挖地窖储存食物的习惯。”

  “至于居住,则不得不提到现在都仍旧使用的,存在于黄土高原上的窑洞式建筑。”

  阿兴重返社会求学那些年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本就对这方面感兴趣的他更是多有了解。

  “黄土高原上有着大量窑洞式房屋,最简单、普遍的就是土窑洞。”

  阿兴提到此处一脸自豪,之前一琢磨,保暖避寒,挖洞穴居就是最好的方法。

  联想到窑洞式的开掘方法,很快确定了策略。选择此处从陡到平缓的地方开工,加上自己选择的十件物品中就有工兵铲,可以说,整个过程非常顺利。

  “唯一的缺点是土质!”阿兴皱着眉说道。

  “陕西土窑之所以能成为当地特色民居流传到现在广泛应用,最主要的原因在于高原上的黄土黏、硬,不易塌陷。”

  “这里的缓坡明显土质松软,开凿起来简单方便,但得充分考虑到坍塌问题。”

  扭了扭脖子,持续的体力劳作也让阿兴有些困乏。

  好在挖掘地洞并没有花费太多时间,他曾跟随父亲挖掘过地下住所,对这方面很熟悉。

  “提供支撑结构,那么作为短期内使用的住所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阿兴解释完,比对了洞内的空间。他开凿的窑洞外面窄里面宽,就像葫芦口,能最大程度减少温度流失。

  本身斜向下挖,减小了顶部受力,也因此减弱了坍塌的危机。只需要增加支撑梁柱就好。

  后续的两天,阿兴上午捕完猎物,下午就会来完善庇护所。增添数根十公分粗的松木柱子后,才放下心来。

  “这玩意可真重,还好是缓坡,上面有松木林,用伞绳做了简单的回型垂运结构,不然...”

  摇摇头,他没继续倒苦水。

  “唯一的问题在于没有横梁,依旧有局部坍塌的可能性存在。”

  “但我可不打算再费功夫。”

  捏着支架摄像机环绕一圈后,阿兴神秘兮兮道:“时间会帮我弥补这个问题。”

  节目播出后会有很多镜头,现在说完避免后期配音,阿兴考虑得比较充分。

  在参赛合约里,就有镜头拍摄量的要求。毕竟,节目组需要这些东西来后期制作剪辑。

  “真暖和!”

  阿兴明显能够感受到气温差别,地穴里没有风,这到冬季会成为温暖的住所。

  加上自己所在的缓坡本就朝阳。周围草甸上的伏地浆果植物也是因为这个地理条件才如此密集地生长在此地。

  “中国人的创造性。”

  对着镜头耸了耸肩,自信地笑容无需将后续自赞的话表述出来。

  出了地穴,看着渐垂的夕阳,情绪高涨渐渐平缓,随即一缕忧愁涌上眉梢。

  狩猎...

  这是迈不过去的坎。

  稳定的庇护所在计划之外先一步完成,最要紧的狩猎大型猎物却还没任何着落。

  他不得不担忧后续该怎样生存下去。

  精力尚可,仍有狩猎大型猎物的机会。转而采集浆果等可食用植物和捕猎小型动物风险更小。

  两样都会占据时间,何况要存储食物的话,那他就得减小活动频率,可以说,他只能二选一。

  “从没想过,我会陷入到纠结之中。”

  苦笑之余,他也陷入漫长的沉思。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