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0八八章 祭拜黄帝

加入书签


    几人意念一动,直接射入空中。然后,他们在空中仔细看了一眼未去看的景点后,快速向西进。不到一个小时,他们出现在黄陵县城的上空。

    只见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数座苍翠小山,将一片峡谷平原围成反向的“L”形状,平原上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自西向东弯曲来的沮河,仅在县城周围就拐了十几道弯,将县城的建筑分为二半。

    但也正是沮河的弯曲,正好将黄帝陵所在的桥山,围成一个口向上的“C”字形。看上去,沮水像穿山过,山像是架在水上的桥。所以,古人以此为意,将此山起名为“桥山”。

    在桥山脚下,轩辕大道正好从沮河和印池中一穿而过。

    黄帝陵区坐落在桥山腰一片相对平整的谷地。它四周尽是几千年来炎黄子孙手植的古柏,高山苍翠,能绿出水来。桥山背后的山,与苍翠的桥山相比,就有些不好看了。

    几人意念一动,在轩辕大道上落下。

    陈婉丽道:“传说这条河原名叫‘祖河’,当年黄帝被召要‘御龙飞升’回天宫时,臣民依依不舍,眼泪哗哗地从桥山之巅淌下来,全部流入了‘祖河’。

    郦道元在写《水经注》时,考虑到‘祖河’是黄帝先民眼泪形成,不如改为‘泪河’。后来,为了该河的名字既能代表先民的眼泪,又能代表‘祖河’,就将河名改成了‘沮河’。

    又传说黄帝总在此处淘洗玉玺大印,对面又是黄帝置印的印台山。所以,人们将它叫‘印池’。它有三百多亩,是‘沮水秋风、桥山夜月’的景点。”

    几人沿湖岸走,然后站在湖边看着“中华神天鼎”。它是现代产物,由全球华人捐资,由“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残骸与青铜配铸而成,在二0一0年三月,安放在此。

    它的造型采用了西周孝王时期著名的“大克鼎”模式,圆腹、两耳、三足鼎立,雄浑厚重、端庄古朴。它重约六吨,高三点五米,寓意自三皇五帝开始,中华文明传承不息。

    希来˙梦达呵呵笑,道:“这么大一个家伙,有六吨,太重了,还飞船做的?和我们的飞碟比起来,档次差太多了?飞碟轻的时候,不过斤把。”

    项开明哼了一声,道:“能这样比吗?飞碟是神器,是谁做的东西?飞船是人类制造的,算是地球上最好的星际飞行工具了?它是我国人民的自豪。”

    希来˙梦达不服,朝他吐了下舌头,走前面去了。

    陈婉丽指着右边的一座大理石雕塑,道:“雅瑶,这位老先生就是仓颉。他是黄帝的吏官。据说,我国的汉字是他创造的。”

    “啊?仓颉造字,鬼哭狼嚎,说的就是他了?”希来˙雅瑶嘻嘻笑。

    几人说着闲话,来到了广场边。这个广场有一万平米,由横直基本对齐、但大小略有差别的鹅卵石铺成,石缝之间是青青的绿草。它随河势,成半圆形。

    几人购了票后,经南门过轩辕桥后,一起进了轩辕桥北广场。

    这个广场南与桥相接,北与轩辕庙的龙尾道相连,面积一千五百多平方米,地面铺的是花岗岩,广场上耸立着四根近五米高的花岗岩望柱。

    他们站在广场上向前望了一眼,然后踏上了分为三层,共九十五阶的石质龙尾道。它的尽头是山门。

    山门位于轩辕庙的中轴线上,为仿汉风格的石质建筑,五开间布局,正门正上方悬挂着石匾“轩辕庙”三个大字。

    但当他们看到西侧那棵大古柏时,几人对树的兴趣,高过了对山门的兴趣。

    希来˙雅瑶眼睛发亮,问:“它就是黄帝亲手栽的那株古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