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慈不掌兵-第2/3页

加入书签
    这些人一旦获得了粮食,甚至于获得了钱财,得到了女人,很快就会丧失斗争意志,开始寻求起享乐起来。哪怕在敌军围困中,也要自我麻痹,幻想着今朝有酒今朝醉。

    所以综合起来看,大定的所谓农民起义其实大部分是流寇,这些农民起义者并没有改变现状的想法,也没有建立根据地和政权的举措。

    再加上难以吸引知识分子的加入进行转型,导致大定的起义基本上难以做大,甚至因为本朝特有的募兵制度,转而接受招安。

    这也从侧面说明,大定实行的重文轻武优待读书人的国策,确实取到很好的效果,也确实终止了五代兵变频繁的乱象,这种国策虽然在面对入侵者的时候,严重削弱了国家军队的战斗力,但是在安定内政方面,这个国策确实收到了奇效。

    从文臣的角度来讲,他们是不希望打仗的。一是文臣们不希望武将通过战争得到提拔;二是如果文臣们去领兵,确实不是他们能做到的,没那个金刚钻。

    再加上动用军队确实太耗费钱粮,而封建王朝时期的军队纪律非常差劲,甚至祸害民众比匪徒更厉害。会对当地的经济社会造成严重影响,甚至会让起义死灰复燃、反复发作。

    而如果选择使用招安的制度,那么其效果可以说是立竿见影的。

    通过招安,一些没有成气候的起义就会在短时间内得到平息,通过招安,反而会摇身一变成为官军,向自己的“同行”反戈一击。而朝廷付出的不过是几个官职几份俸禄,与大军开拔相比,性价比是相当高。

    而对于这些流寇来说,招安是一条人生上升通道。

    正所谓:“要高官,受招安;欲得富,须胡做。”

    通过招安,由贼成为了“官”,获得高官显爵,对于没有什么追求的流寇来说,确实是一条不错的人生捷径。

    但显然刘钤辖不打算这么做,这,其实也是朝廷默许了的。

    一遇民乱便招安,造反成了改变人生的康庄大道,于朝廷却是加重了负担,长此以往,委实承认担不起。认清了此节,便试试换种手段——以杀止乱,让造反者晓得走上这条路是要掉脑袋的,自然不敢轻易走上这条路。

    至于说这其中有无“杀良冒功”,大头兵的兵饷并不高,一个个都指望着立战功呢,不奢望升官发财,赏钱总是有的。

    于此,刘光世和宗泽颇有默契,有意忽略了此节。都说慈不掌兵,率兵之道并非简单的解衣推食,还得给予实实在在的利益,方能树威立信。

    流寇就是流寇,虽说有可能是被裹挟,但也没少说烧杀抢掠的恶事。做了错事就得接受应有的惩罚,怨不得人,也怪不得命蹇时乖。路是自己选的,就得有坠入深渊的心理准备。

    二人,都是狠人。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在战场上,葡萄美酒夜光杯都是幻影,残酷壮烈才是真正的现实。古往今来,哪一场战争的代价不是血雨山河,不是白骨累累?更有甚者,是数以万计的士兵,乃至无辜百姓被坑杀。

    白起率领秦军与赵军在上党决战,秦军大胜,收四十五万战俘,尽数坑杀——“乃挟诈而尽阬杀之”。而这一战,也让白起成为了令敌军闻名丧胆的人物,此后战役无不所向披靡,更是为秦一统天下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晋国在邲之战中兵败楚庄王,在楚臣的建议下,楚庄王阬杀了晋国士兵,筑成了京观,以威慑他国。

    官渡之战,曹操和袁绍决战,曹操险胜,尽数坑杀了一支袁军战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