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星辰大海-第2/3页

加入书签
  世人更想不到的是,日后青史留名的“信州四子”居然是开初最不知名的甘诚迈出了第一步,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属他的成就最大。

  所以说:宁欺白须公,莫欺少年穷。终须有日龙穿凤,唔信一世裤穿窿。

  这一年,徐元杰二十岁,甘诚十八岁,刘几十七岁,冯过十五岁。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甘诚南下,冯过徐元杰与刘几则于带湖畔苦读诗书,以期来日。

  信江水浩浩汤汤西流去,不舍昼夜。

  信江,水名,江西省境内较大河流之一,又名上饶江,古名余水,昌代以流经信州上饶而名信河,又称信江。

  发源于浙赣两省交界的怀玉山南的玉山水和武夷山北麓的丰溪,在上饶汇合后始称信江。干流自东向西流向,流经上饶、铅山、弋阳、贵溪、鹰潭、余江、余干等县市,在余干县境分为两支注入鄱阳湖,沿途汇纳了石溪水、铅山水、陈坊水、葛溪、罗塘河、白塔河等主要支流。

  鄱阳湖,古称彭蠡、彭蠡泽、彭泽,位于江西北部,地处九江、南昌、信州三府,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

  鄱阳湖南去千里,便是另一大淡水湖——洞庭湖。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洞庭湖,古称云梦、九江和重湖,处于长江中游荆江南岸,跨岳阳、汩罗、湘阴、望城、益阳、沅江、汉寿、常德、津市、安乡和南等地。

  《湘妃庙记略》称:“洞庭盖神仙洞府之一也,以其为洞庭之庭,故曰洞庭。后世以其汪洋一片,洪水滔天,无得而称,遂指洞庭之山以名湖曰洞庭湖。“这就是洞庭湖名称的由来。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八百里洞庭湖水波澜壮阔,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洞庭湖西有武陵山,是为“川黔咽喉,云贵门户”。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的这篇《桃花源记》不仅写出了美好的世外仙境,亦让武陵闻名于世。

  武陵县有一村叫做“天子岗”,村里有个医术很高明的郎中。他身高六尺,五绺长须,见人一脸笑,活像庙里的罗汉菩萨。长年四季,肩背褡裢,脚穿草鞋,云游在芷江、辰州、龙阳、潭州一带,为人诊断治病。

  据说只要碰到他,会死的人都诊得话,会瘫的人也诊得能下田做工。手到病除,亚赛神仙。他的心肠比菩萨心肠还要好。几多人就为这些事喊他做“钟神仙”。

  可,神仙也是有脾气的哦,更何况这是位**型神仙。这位钟神仙信教,信的是摩尼教,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吧?

  其自称有法术神通,可以“与天通”,“若受其法,则必田蚕兴旺,生理丰富,应有病患,不药自安。”哇哦,有没有好熟悉的赶脚?治病救人只依靠其法术,而无需药物治疗!嗯嗯,人家就是这么说的,而且还真的有许多人相信。

  正因信徒日增,钟神仙又藉以“法分贵贱贫富,非善法也。我行法,当等贵贱,均贫富”为口号,秘密宣传组织农民加入乡社,自号“天大圣”,传教二十余年,影响扩大到洞庭湖周围各县。

  离天子岗不到十里地的草坪乡枫林口村,有刘八爷者,仗着长子是鼎州知府,渔肉乡民盘剥村里,众皆敢怒不敢言。

  某次,钟相长子钟昂遇见刘家豪奴逞凶,乃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不想惹来十数恶奴将他狠狠殴打了一番。钟神仙大怒,乃纠集麾下教众大破刘家庄打砸烧杀,又恐刘知府报复,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设计诱其出城一举擒杀。

  事已至此,再无退路,钟相索性打出了“等贵贱,均贫富”的旗号造反,合拢人马,在天子岗安营扎寨,立国号叫“大楚”,年号为天载。钟相称楚王,立子钟子昂为太子,设立官属。“义军”焚官府、城市、寺观、神庙及豪右之家,杀官吏、儒生、僧道、巫医、卜祝及有仇隙之人,并占据地主的土地归为己有。“义军”把杀官吏等称为“行法”,把平分这些人的财产称为“均平”,斥大定国法为“邪法”,对于“执耒之夫”和“渔樵之人”,则加以保护。凡是参加起义军的,一律免除赋税差科,不受官司法令的约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