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布局之人

加入书签


“坂国的那几个跳梁小丑,开始有动作了麽?”东方豪又问了起来,很平静地望着诸葛川。

“据探子回报,自从属下派人送去密信之后,韩非三人近期频繁交会,想来就是在商议此事,今天早上,他们已经开始调动兵马了,应该最迟明日就会出征了。”

“刁威是个软耳根子,没有什么主见,既然他认同了,那么韩非三人就会出兵。本帝虽给了他们保证,但他们还是会防着本帝,想来顶多只会出兵二十万,但如此也就够了。”

说到这里,诸葛川忽然想起一件事来:“是啊,刁平虽是宗师,对这事,却只会当作没见到。”

这时候,东方豪的语气,渐渐重了些许:“阿川,所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刁威会出兵,能够想象得到的人,应该没有几个,所以本帝你要以最快的速度传讯给东方明,要他在刁威出兵的时候,立即退出封城,转而攻打兵力大减的海城,逐步改变整个北方战局。”

原来,大帝的打算,竟是如此的深远,难怪他能够镇定自若,信心百倍,刁威会出兵,若非亲自参与了,恐怕我也是猜不出来的,毕竟光明王和刁威的关系,是有些特殊的。

诸葛川下去忙了,他很是期待,因为东方豪的布局,只不过进展到了中期,就已经无懈可击。

东方明的重甲兵,果然非同凡响,因为他们几乎是刀枪不入,唯一的缺点,就是行动缓慢。

一万名重甲兵,在前方的百艘战船上,朝着封城的防线冲刺,船速竟然不快,足见其重量。

漫天箭雨,伤不了他们分毫,他们的甲衣,极为厚实笨重,咔咔作响,一如九天之上的铃声。

而真正让人无语的是,就连他们脚下的战船,竟也是不惧箭矢,虽然是木质的,可在战船的外面,却又包着一层一寸厚的铁皮,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减少受到箭矢的伤害。

见到东方明有这样的兵种出战,处于幕后的黄胤和凡真一商量,就肯定是东方豪的王牌军。

既然是王牌军,装备和战斗力,都会是极为强悍的,所以为了减少自己军队的伤亡,也为了更大程度上迷惑东方明,在发现情况的第一时间,黄胤就下令大军有序地撤退了。

当然,真正执行命令的人,不是凡真,而是处于战斗第一线的李显,从表现上,他并不镇定。

这个时候,东方明还是有些怀疑,于是大军登陆之后,他亲自率军冲杀,一路追击李显。

东方明出动的,不是重甲兵,因为重甲兵不适合追袭,他们的速度,在平地上都显得极慢。

他动用的,是峒国的轻骑兵,清一色的一刀一盾,身上一件软甲,战马都是上好的良骑。

说起来,这是东方明第一次远离本土,渡海作战,考虑到各种各样的情况,他运过来的战马并不多,仅仅一万左右,因为他需要运过来的,是那种不晕船的战马。

敌人有四万,自己只有一万,东方明却毅然不惧,一路追击,他的身后,有着近三十万大军。

跟随着他的,除了明通和唐春之外,还有二十余名将领,各个都是身经百战,经验丰富之人。

尽管追的很快,东方明却还是小心翼翼的,许统当年的失败,他是铭记在心的,光明王最擅长布下暗桩,他若是不小心,说不准阴沟里就翻了船,他不想在绝对优势的兵力下失败。

这一回,他的小心是多余的,因为他的轻骑很快就追上了李显的四万王朝军队,展开了厮杀。

起初的时候,他有心联合明通,唐春二人,擒下李显的,因为到了近距离之下,他很容易就能看出来,李显是真正身负重伤还无奈战斗的,战斗力下降了不是一点儿半点儿。

然而,李显并不与他面对面厮杀,而是指挥着一众王朝的将领与他们三人及那些将领周旋。

毕竟东方明的三十万大军都在进发之中,李显不敢作持久战,且战且退,一直到了青环山。

青环山距离沿海防线,约莫有着十里的路程,半小时就能到达,但这山位置特殊,地形有利。

退到了青环山,李显才算舒了一口气,早在之前,王朝就对此山做了足备的布置,堡垒一般。

外面还有一些军士和几名将领在厮杀着,但李显却不顾那些王朝将士的性命,下令堵上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