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三章 兴师北上

加入书签


“未跟随本侯时,你就是云游天下的道人,想必曾经到过费国各地,也曾观察过各地的地形,你说说,从临海一路北,那座坚城,最适合作为根基之地?”黄胤有想法,但还是征求意见。

凡真闭上眼睛,思索了一段时间,才再度睁开了眼睛:“侯爷,一路北上,海城一面临内海域,三面皆是绵绵山脉,可做基业。黄城虽无什么天险,但却是咽喉之地,如今有柴瑞重兵把守,难以图谋,但属下建议侯爷努力拿下此城。日后侯爷亲自镇守,西北可取句城,进而随时可以攻打康国,东北可以轻易取郝强的重央城,威胁亥城和费城。是时,便可与另外三方鼎足而立,四分费国。侯爷有属下和赵引帮助,足以守住基业,徐徐角逐天下。”

凡真的这些话,看似很好的大局策略,可真正实施起来,却是千难万难,黄胤挥了挥手,示意他回去休息,自己则是默默思索起来,片刻之后,他才抬起头来,朝外面望了望。

正月十三日,黄胤所得到的消息,并未发生什么变化,费国的三处战局,依然是处于僵持中。

峒帝的军队,还是在诸葛川的带领下,稳扎稳打地攻打康国,胡庸达一直都勉力据守。

东方豪并未如黄胤料想的那般,出水师攻打费国,他是一国大帝,拥有广阔的疆域,不会掺和到四国战局之中,与其远征,导致将来守不住领土,损兵折将,还不如安心攻打康国。

在整个大陆都注视着费国战局的时候,他的探子,始终都在打探着坂国明侯的动作,这个明侯,给他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一方面,他妄图拿下坂国,一方面,又害怕明侯进攻。

终于,好消息传来了,明侯各路大将都已经返回了坂国王都,似乎有大战役将要进行,初时还让东方豪吓一跳,以为明侯准备起兵全力攻打他的峒国,后来思索许久,才意识到明侯多半是要做那毫无意义地渡海夺城战役,这让他又惊又喜,却又有些莫名其妙。

在他看来,明侯乃当世奇才,应该不会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可明侯偏偏就做了。

很快,他又得到了新的消息,明侯麾下第一智者凡真留守国内,负责维护整个坂国各路边关。

意识到明侯只会留下五六万人马驻守,东方豪就想命东方明和唐春两路出兵,趁机攻打坂国。

而就在此时,诸葛川的一封密信送到,详细叙述了此时攻打坂国的利与弊,将他心中燃起的战火浇灭了,当然,他不得不承认,诸葛川的分析,的确极有道理,也是可行之策。

诸葛川是这般分析的:明侯远征,固不可取,却证明刁威的确不是明主。明侯带走了大半的将领,很可能已有悖逆之心,妄图在费国建立自己的基业。如此,峒国不可在明侯根基未成之时出兵,因为那会招来明侯疯狂的报复。何况镇守坂国的凡真,亦是人中之杰,东方明和唐春不是其敌手,根本就无法攻克坂国的王都和梵城。与其如此,不如不予理会,调集颇有将才的东方明赶往西线,助其攻打康国。至于费国,待将来明侯背叛,失去柱石,不难攻打。

田楷真返回之后不久,东方明便返回了国内,一路赶往西线,同时带走了足足三万精兵。

黄胤和凡真都没料到,诸葛川老谋深算,竟是看出了黄胤的逆反之心,是以凡真任务很轻松。

日上三竿的时候,将士们已经能够感受到丝丝暖意了,全部都集结到了坂国王都的渡口。

军船成列,在海面上静静地躺着,每一条巨大的军船上,都有着明侯的旗号,此时却是寥寥无人,因为明侯还未曾出兵,这个时候,将士们都在等待,等待着他的到来。

这十五万大军,都是经历过数次厮杀的军士,特别是其中近十万人,曾经经历了梵城边境上的生死会战,各个都是剽悍至极,堪称雄兵,数月未曾出战了,他们之中,多有迫不及待者。

将士们也有议论之声,却多是兴奋,跟着明侯,他们从未打过败仗,明侯简直就是第二个费笑言,却又远远胜过费笑言,因为明侯的赏赐,永远都来得及时,只要有能力,就有赏赐。

不同于黄胤晕船,这十五万将士,少有晕船之人,因为他们本就是临海生长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