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幕 离别时刻

加入书签


  曾是自由都市德拉克洛斯的废墟之上,各国代表之间的会谈总算是有了结果。

  应塔里安的要求,亚斯兰和迦兰作为德拉克洛斯的代表出席了会谈,在会谈的后半段,脸上恢复了血色的亚斯兰面色严肃地坐在会议桌的一席,对各国代表的提出的要求据理力争,力求为德拉克洛斯争取到最好的结局,或者说最好的开始;而迦兰则如同其他代表的侍卫一样站在亚斯兰身后,虽然没有佩剑,但他周身散发出的威压还是让那些来自西方各国的贵族们不敢轻视本来在他们眼中“已经死绝了的德拉克洛斯人”。

  在参加会谈之前,亚斯兰曾提议过公开迦兰身份的事实,并将今后新生德拉克洛斯的领导权交给他,但后者给了亚斯兰这样的答复:“别说傻话,这么多年来一直坚守德拉克洛斯的是你,一直领导着大伙的也是你,人民们信任的也是你,难道现在就因为我是那人的儿子,所以就有资格成为德拉克洛斯的领袖?这是什么毫无笑点可言的笑话?”

  随后,迦兰还玩笑似的补充道:“再说了,我当了这么多年佣兵,除了打仗砍人什么也不会,要是我当了领袖,新生德拉克洛斯岂不是要变成一个佣兵基地?”

  就这样,两人最终还是决定落实了亚斯兰的“谎言”——亚斯兰是当年“总代表”的子嗣,如今继承父亲的遗志回来领导德拉克洛斯,而迦兰是曾经护卫亚斯兰出逃的人的孩子,如今剑术有成,回到此处辅佐新的主君。

  而在会谈之中,面对不安好心、甚至一度说得上是狼子野心昭然若揭的各国贵族时,亚斯兰得到了来自塔里安不小的帮助,后者就如同之前所保证的那样:尽帝国所能尽的力,帮助德拉克洛斯保住自己的独立地位。

  本来,就如众人预测的那样:大战之时待在安全的地方遥遥观望的各国部队就是打算趁着帝**遭到重创之后在会谈时占尽便宜,然而,等到这些大多昏庸无能的贵族率领着从国内东拼西凑的农民兵来到这里,面对因为战友的阵亡以及“友军”的见死不救而满腔怒火的帝**人,以及随后赶来汇合的装备精良毫发无损的第五战团时,他们还是畏惧了。他们自然笃定帝国不会贸然与这么多国家开战,但面对眼前这些愤怒的精锐军人,又有谁敢拿自己的性命去冒险?

  在这样的情况下,会谈得到了这样的结果:与德拉克洛斯相邻的各国将出于善意与保障通商道路的目的,在合理的范围内尽全力支援德拉克洛斯的复兴,直到其恢复作为贸易中心以及大型优良港口的能力;同时,在支援德拉克洛斯重建的过程中,各国不得以任何方式侵犯德拉克洛斯作为独立自由都市的权利与地位,这一点,将交由参与本次会谈的各国进行监督;其次,德拉克洛斯复兴过程中,各国严禁以任何理由在原属德拉克洛斯的地域建造任何永久性工程,这将被视为对德拉克洛斯的入侵;最后,作为对进行支援的各国的感谢,在德拉克洛斯恢复其贸易中心的基本能力之后,将在后续的发展中给予各国商业贸易上的优惠待遇与适当特权,并在能力允许时,分阶段向各国支付一定金额作为各国提供援助的形式上的感谢。

  不论怎么看,这个结果都在很大程度上偏向了德拉克洛斯,但是,面对在德拉克洛斯的利益问题上毫不退让的亚斯兰以及虽不与德拉克洛斯相邻,但在此次事件中出力最多、国力最强盛的莱文克帝国,各国代表只能吃下这个闷亏。好在亚斯兰并不打算得寸进尺,会谈的最后,他向代表们保证:参与支援的国家都将得到德拉克洛斯的善意。

  会谈结束之后,各国代表陆续带着部队回国,向自己国家的君王汇报此次的情况并着手准备对德拉克洛斯的援助,而亚斯兰和迦兰,则马不停蹄地开始了重建过程。

  不过,光是清理曾是德拉克洛斯的这一大片废墟,对于岛上剩下的人们来说,就是一项近乎不可能完成的工作。即便如此,亚斯兰也毫无退缩之意,面对塔里安提出的由帝**帮助进行初期清理的好意,亚斯兰婉拒道:“德拉克洛斯并非真的只剩下我们这些人,还有许多商船在外贸易,虽然等他们回来之后想要他们接受事实可能有些困难,但是,德拉克洛斯人应该尽可能地靠自己的双手重建家园。而且,帝国与德拉克洛斯并不相邻,再插手下去的话,只怕给周边诸国留下把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