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炼体问心

加入书签


摊开《炼体》,干净得让范宁有些讶异。符阳倒是毫不介意,解释道:“这上面都是各种磨人的法子,我就翻了一次就没看过了。”

有那么夸张吗,范宁滴咕,开始阅览起来。

炼体三法介绍了人体对修道的意义。自凝意以来,道意渐渐壮大成形,不像刚开始那样能随心意变化。但人这一生,没有一帆风顺,总有失意,总有不幸。哪怕是修士,省去了柴米油盐,也难免经历困苦,谁又能坚定道心一路向前。

总有妥协,总有退步,在艰难的选择面前,承受道意的反噬未尝不是一种方法。

既然反噬是难免的,那就提高修士承受反噬的身体。一般情况下,道意与心意冲突,修士全身会有一种拉扯撕裂的感觉。看到这范宁愣住,感觉有些似曾相识,却想不起来了。

摇摇头继续看下去,撕扯到极限,身体最先受伤的是脆弱的内脏,喷血都是小事,严重的直接内脏撕裂,低境界的修士多半是没有生还的机会了。

故而炼体第一法,便是练五脏六腑。操控道意按照书上的方法,不断撕扯内脏,虽然过程痛苦,在道意的滋润补充下,却能慢慢提升脏器的韧性。等到了道形境,道意化形,更能直接作用在身体上进行提升,效果更加明显。

最先崩溃的内脏能够撑住,接着便是炼体第二法,练骨熬筋。过刚易折,道意反噬之时,修士的筋骨支撑着身体的稳定,也是容易受伤的位置,虽然一般只是伤筋动骨,但着实影响行动。

方法范宁只能匆匆记住,也没办法测试。

翻到第三法——练体,以全身为基,以道意循环往复,协调身体各方面的机能,将身体锻造成修士专有的道体。这个阶段需要道形境的修为才能大成,此时的修士,就算不动用道意,也不是普通凡人能抗衡的了。

范宁记完三法的具体修炼步骤,才开始琢磨起来。炼体看完以后倒是和道器有些相似,但是却透露着一种诡异。修士的身体不再纯粹是**,结合了道形的力量,难怪当初叶泉死后人体也跟着消散,那岂不是道体大成的修士死后都不能留下身躯?

翻到最后一页,范宁才发现炼体三法之后还有内容,解释了炼体之法的弊端。

炼体,不是用凡人的体术锻炼去提升,靠的更多是道意的磨炼滋养。这也就导致了遭受反噬之时,身体与道意结合得越紧密,遭遇的反噬就越严重。

那岂不是白练了?

也不尽然,只是炼体抗衡反噬的效果变弱了而已。

好在更好的方法也提到了,那就是像范宁一样,不依靠道意滋养,学习凡人常见的体术锻炼提升,只是依靠道意的恢复能力增强效果。这样的方法效果一般,而且存在上限,故而修士一般是两种方法并用,只要身体增益的效果大于道意结合的速度,相对来说,反噬威力也就下降了。

书中还提到,炼体伴随着修士一生,不同境界方法也不同,道形境之上的修士已经脱胎换骨,别有洞天。

没有时间遐想,范宁翻开《问心》,开篇三问便让他当场愣住。

你是谁?

你从哪里来?

要到哪里去?

这真的是修道书籍吗,更像是玄学啊!

还好后面便开始了正文,问心指的是修士三问吾心,哪三问,便是开篇三问。《炼体》中便提到反噬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最好的选择是每当道心不合之时及时发现,越早发现,反噬越轻。像叶泉被众人唤醒意识之后,身死道消,便是最严重的反噬了。

范宁也思考过,就算是修士,百岁之时也必然和16岁道意成形之时性格心意有了很大变化,这种改变是靠着时间慢慢形成的,若是等到性格大变之时才发现,反噬必然危及性命。

《问心》指出,修士修意,明心见意,反思警醒必不可少,道意即便成形,只要经常寻心问道,也能慢慢随着时间调整,直至道心合一。

看到这范宁勐然想起了地底神秘人对他的只言片语,应该就是这个意思吧,但是细想之下又总觉得不太合理,对方似乎没必要叮嘱这些修道常识。

除了问心,还有求道,便提到了范宁一直在意的神念。与林决众人的行动中,神念确实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但他一直是半知半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