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来者不善

加入书签


“怪不得如此端庄大气、仪态万方,哪里像是一个丫鬟?那这位,是孟家何人?”白景看向郑言说。

“行吧,我就陪你演好了。”郑言心中暗暗觉得好笑。连忙起身侧立孟姬一旁,以示没有资格与孟姬同坐同食。

见到这个本来就实力不济的潜在竞争对手,二人在孟姬心中的高下立判。一瞬间,白景心中简直都快要过完和孟姬锦衣玉食的一生。但还是佯装关切地问:“那小姐接下来如何打算?”

“临到邯郸,我一介女流也没了主意,若公子不惧眼下为难。还请公子替我拿个主意,孟姬全听凭公子安排。”孟姬眉中一副愁苦之色,茫然地看着案几。

“按这个火候,再有一两天,大事必成。按计划明日一早便应继续赶路,此刻看来,还不如在这安平休养两日。我好好和眼前这位无助的佳人互诉衷肠岂不绝美?”

拿定主意后,白景正色道:“若不知邯郸城内具体情形,那我劝姑娘不急于这一两日。孟家富甲天下,请问在这安平可有产业?”

孟姬点了点头:“是有几处,就怕…”

“明白,就怕这邯郸的手已经伸到了安平。”白景一脸面色凝重,思虑片刻说道:“不如我差人去邯郸,联络墨家子弟将小姐换路接回去,可保万无一失。这两日我们便待在安平,我可以先与家中车夫去孟家店铺打探一下消息。”

闻言孟姬眼中满是感激,重重地点了下头:“就依公子的安排。”

孟姬心中想道:“如此便可在安平邑静待接应,若邯郸还有劫杀人马,白景一伙必然也会出手迎敌。若是没有,自己接应的人按时间算必然能提前到安平。如此甚好。”

白景此刻心中狂喜,一面盘算:“佳人表明心迹,此刻又除我之外无人依靠,凭我的手段,两日足矣。届时再将她带回邯郸以护卫安全的名义投入深宅大院。就现在对我言听计从的样子,之后一切岂非尽在掌握。”

郑言也觉心头担子一缓,起码在下一拨人到来之前,不用防着白景一伙了。

邯郸王城内,计时用的水漏缓缓注入下一级的水缸之中,一个描着神兽图案的髹漆牌子慢慢升了上来,负责计时的挈壶氏快步走出门去,站在太后寝殿外喊道:“夜食。”随即又消失在了夜色之中。

殿内值守的仆从听闻报时,安静为殿内三人端上了早已准备好的羹汤和点心。座上珠玉满头的妇人,专心看着案几前竹简,并没有半点休息的意思。服侍一旁的掌事太监恭敬地垂手立于帷幔后,时不时地为案几上的油灯内添上灯油。

几个月前,先王去世,太子丹继承王位,称赵孝成王。由于新王年幼,赵国这架巨大战车牵绳,就落在了案几后的这位面容姣好、保养得当的妇人的手中。

执举国权柄,赵太后方感压力之大,赵人生性暴烈,不服礼数,每一代的权力更替几乎都伴随的流血。而得知新王刚立,国祚不稳,嗜血的秦国大军嗅到了机会。突然集结边境,进犯赵国。

两国在边境一带苦战数月,赵国逐渐式微。赵太后心忧新王继位的第一战便落败割地,导致王权不稳。国内其他势力蠢蠢欲动。遂向齐襄王求助。齐王要求新王之弟,赵太后幼子长安君为质,出使齐国,方愿共同抗秦。

今日,宫中收到边境急报,秦人凶猛,连下赵国边境三座城池。赵太后顾不得其他,急召先王的兄弟平原君赵胜及平阳郡赵豹深夜入宫,

共商扛秦御敌之计。

看眼前的羹汤逐渐变凉,身着广袖华服的丞相赵胜缓缓起身,躬身对太后说道:“太后,夜寒露重,您还是先用些羹汤,切莫因国事操劳而伤了身体。”

看完案上的最后一卷竹简,赵太后微微颔首,身边的宫人便心领神会,将今日刚刚收到的战报呈于二人面前。

“平原君,身为当朝丞相,今赵军连败,你说该如何?”虽是女子,一国之主的赵太后刚一张口,无形的威严还是让赵胜心中收紧了几分。

因忧心边境战事,赵胜一下朝便召集了家中门客,商议抗秦之计。众人的答案基本一致,只有长安君质于齐国,才有可能扭转局面。

“太后恕老臣直言。”赵胜深深地拜倒在案几前:“蛮秦贪婪无度,趁新王登基局势未定进犯赵国。其心险恶,不在一城一地,而是想让赵国局势动荡,衰落国力,动摇民心。此战秦国败得,我赵国却败不得。为今之计,若要确保痛击秦军,确保我王之江山永固。必须联齐抗秦,不可有丝毫示弱求和之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