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127章惊魂夜)的一些背景资料

加入书签


  幅员辽阔的大地上,不但各地各族的葬礼不相同,葬式也是各种各样,少数地区的土葬形式,与别处最大不同,在于不是一次性下葬的,而是二次甚至出现多次复葬,由于复葬时是捡其遗骨埋葬的,因而以拾骨葬或是山葬、洞葬来命名。

山葬作为一些地方的主要葬制之一。这在现实生活中,都是客观存在的葬礼习俗,望大家理解一下就可以了!呵呵……

曾经认识的一朋友,给我讲起过,关于他们家乡那边的这种安葬方式,当时把我吓得不轻……

不过,现在这种风俗,已经改了过来,所以没有那么多恐怖之事发生了罢了!

以下均为我收集于一些前辈们的考古研究资料,和听说过的一些诡异事件的传说,望大家理解一下就行了,呵呵……

(三)古文献对山葬、拾骨葬的相关记载

《墨子.节葬》有相关记录“楚之南,有炎人国者,其亲戚死,朽其肉而弃之,然后埋其骨”由于没有相关的古籍记载,对于“炎人国”的状况,我们知道的甚少,但“楚之南”按方位来考究,相当于南方一带,“朽其肉而弃之,然后埋其骨”正是拾骨葬的最早记录啦。

《隋书.地理志》:“蛮左”有人死送到山中,以十三年为限,先(选)择日,改入小棺,谓之拾骨。”

《太平寰宇记》:“有俚人,皆鸟浒之夷??居止接近,葬同一坟,谓之合骨。”

《粤游小志》“南方人死,葬后或十年,或十余年,复出诸土,破棺捡骨洗之,贮骨瓷罂。”

三、山葬、拾骨葬的程序

(一)拾骨前的准备工作

一些地区的人们在拾骨前,要准备三件事情:

(1)请家族里年长的人到死者的墓地去观察,观察能否进行拾骨,因为年长的一般都有鉴别死者**腐化的经验。(有经验的老人可以从坟堆的凹陷程度看出来)

(2)请风水先生算死者的生辰八字,是否和家里面的人相冲,或者相克,如果相冲相克,则采取必要的避让措施。

(3)请风水先生选择最适合的埋葬墓地。三件事情都做完之后,要配置专门盛放骨骸的器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金坛”。

这些都做完之后就开始进行拾骨工作。

(二)山葬的流程

山葬流程可分为三步走,第一步是拾骨,早期把尸体放置在树上,等到自然腐烂或者用火焚烧,现在将尸体装入棺木埋入土里,为了尽快将尸体腐化,大多进行的是浅葬。

第二步是捡骨,捡骨在下葬后的三到五年,通常选择在“大寒”之日进行,如果开棺的时候,尸体还没有腐化,仍旧将尸体埋入原处,一两年之后,再来进行捡骨。

第三步是埋骨,又可以称之为“山葬”或者“复葬”。

将捡出的骨骸用草木灰擦拭干净,再请人把骨骸按一定的顺序放入坛子中,头骨放在最上面,将脊椎骨串连起来,使整具骨骸显现出蹲的姿势。

在别的地区,二次葬的常见的形式还有岩洞葬,铜鼓葬,悬棺葬和陶罐葬等等。

(三)山葬、拾骨葬的对象

山葬针对的对象是60岁以上的正常死亡者,这类死者被称为寿终正寝,他们死后能够回归列祖列宗,他们的灵魂是子孙后代尊敬的神,壮族人把那些非正常死亡的人分为两类:一类是伤亡,另一类是夭折。

伤亡指的是被杀,自杀,交通事故,触电等非正常死亡,人们认为这类伤亡的人,他们死后,亡灵属于鬼类,他们的灵魂是很凶恶的,因此死者的家属不搞什么隆重的丧事,只是悲伤哭泣而已,这些伤亡的人,只能草草的被埋葬,并且他们的家属在死者下葬时,在四周墓穴插上桃木打钉,防止其他的鬼魂来作祟,这类伤亡者如果有后代为他们拾骨,那他们的骨骸不能回归列祖列宗。

如果回归列祖列宗,也就意味着将来死者的家属会有人死于非命。还有是夭折的,主要是指的是20岁以下的死亡,这类人死后被称为亡灵。

这类死者的亡灵不足以享受后人的祭祀,也不能够回归列祖列宗,所以他们死后也不进行拾骨了……(未完待续)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