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国策之后的大秘密

加入书签


“我丑话说在前面,实验室做什么,我说了算,你们两大部委谁都不可以插手,包括你们的上面也不行,能做到,咱们就签字。”

“行!”

“可以!”

两人很是痛快。

对于nsa和工信部所占的股份,这事也是他和洛青诗商量的结果。

国内这种情况,找个政-府的靠山会好过很多。

特别是工信部,以后他研究出来的专利,还是得先满足国家需求,跟c3材料类似的处理方法。

所以还不如现在能坑一点是一点。

至于nsa,他记得过完年来京都的路上,负责护送他的特别处队长张柯曾说过,特别处每年有几十上百战士为国牺牲,而且还不能公布出来。

这个股份的回报也许能提高那些为国家默默付出的战士们的抚恤金吧,他能做的也就这么多了。

确定好股份和权责利后,众人商讨了一翻后,最后确定百望山附近的一栋大楼。

无论是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都十分符合陈诺的要求

而且百望山离华清只有十一公里,开车也就二十分钟,很是方便。

定下来实验室后,洛青诗便给周正峰和沈南倒了一杯茶后便离去了。

“周部长,现在说您的事吧,什么事你不能电话里说,还要亲自跑一趟?”

看着离去的洛青诗,周正峰暗自点头,随后脸色严肃了起来。

“陈诺,你知道国家这几年为什么一直大力支持风能发电、光能发电吗?”

“你知道为什么会对新能源车企补贴吗?”

“你知道为什么我们要研究特高压输电技术吗?”

“知道为什么要做一带一路的计划吗?”

“你知道为什么国家会对一些低端污染企业做供给侧改革吗?”

“你知道国家为什么大力推广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吗?”

“你知道国家为什么会给各大企业发放碳排放指标吗?”

“你知道国家为何急于在18年前完成工业化的布局?”

……

周正峰一连串的问了十个问题,陈诺有些疑惑,这事和他有啥关系?

难道和昨晚他问国外新能源汽车的事情有关系?

办公室内,三人没有说话,陈诺心念急转。

过了十几分钟后,周正峰又道:“京都议定书和巴*协定。”

骤然听到这两个协议,陈诺脑中如惊雷炸响。

“你是说碳中和是个陷阱?”

周正峰脸色沉重的点了点头,对陈诺的迅速反应有些惊讶。

这两项协议都是由欧盟发达国家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签署的协定和安排,要在本世纪将气温升高控制在2度内,碳中和概念便由此提出,同时出现的还有碳达峰的概念。

所谓的碳中和就是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碳或者温室气体总量,通过植树造林等方式,形成零排放。

碳达峰就是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之后不再增加,最后形成负增长,让二氧化碳含量回到工业发展之前,这样地球环境就得到了保护。

他们计算出全球每年的排放二氧化碳的含量为400亿吨左右,便按照这个基础给各个国家分配了碳排放指标。

但这个世界发展是不平衡的,发达国家早就完成了工业化,爬到了科技巅峰,二氧化碳排放的少,指标用不完。

而且他们将污染严重的企业都搬到了东南亚、拉美、非洲等欠发达的国家。

这些国家还未完成工业化,工业就会消耗煤、石油,从而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但碳排放指标不够,那就只能花钱从发达国家购买。

这样就让碳排放指标形成了流动,从而成为了发达国家收割和压制发展中国家的镰刀。

这就扼杀了不发达国家的工业化之路,永远无法崛起,从而形成阶层固化。

所以,未来谁先实现碳中和,就意味着它获得了收割欠发达国家的镰刀。

“可以这么说,碳中和不仅仅是为了解决环境问题,完成我们的科技升级,更是旧能源与新能源的博弈,是结束石油m元收割的利刃。”

周正峰对碳中和做了最后的总结。

陈诺恍然大悟,他从未想过这么深的问题,这些国策背后的秘密估计除了决策层和执行层的少数人外,夏国就没有几个知道周正峰提出哪些问题的最根本的含义吧!

欧盟的发达国家太特么的坏了,打着保护环境的旗号另搞了一套体系来压制其他国家的发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