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九章 不是大概

加入书签


    5315年1月29日,周五,距离华夏春节正好还相差十天。

    语露清晨,窗外鸟鸣唤醒了新一天的篇章。跟北方的冬天不一样,江南偶尔严寒酷冻,偶尔微凉小秋,偶尔柔若初春。

    相比北方的冰天雪地,江州的这一天算得上春暖花开。穿着短袖的睡衣,伸着懒腰,打着哈欠,即便房间并没有开空调,秦墨依然没有感觉到半点寒意。长长地吐了一口浊气,他这才发现被子的一角是圆球的形状。掀起被子,果儿卷缩着身体,像一只小蜗牛似的趴在床角睡觉。

    似乎感觉到被子被掀开了,她无力地握着两只小手,揉了揉惺忪的睡眼,脑袋漫无目的地晃了几下。看样子根本还没有清醒过来。

    秦墨无奈一笑,把“小蜗牛”抱到怀里,认真地把那凌乱不堪的头发松开,又熟练地给她重新扎了个丸子头。

    “好了!”秦墨自我赞赏地点了点头,抱着“小蜗牛”去洗脸,毕竟他接下来还有事情要做。

    可刚踏进客厅的时候,他愣了一下!睡前还不堪入目的饭桌收拾得干干净净,阳光照在锃亮的桌面上分外耀眼!

    女儿,真的长大了!

    压下激动的心情,给自己和女儿都作了简单的洗漱,没有做早餐,早餐在苏杭,栖语口的茶楼。

    早茶,华夏饮食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早年多见于南方地区,尤其是江南和会稽地区。家人、亲戚、三五知己聚在一起唠唠家常,浅酌淡茶,试品小点,享受着都市生活难得的悠闲和情感。时至今日,江南和会稽的这种早茶文化早已向全国各地蔓延,像帝都、像海都、像金陵、像苏杭……

    秦墨来这里是为了品尝异地早茶的味道,至少他是这么对女儿说的。

    对果儿来说,哪里的凤爪不是凤爪,哪里的饺子不是饺子,唯一的要求就是要有早茶的独特味道。还有,不拆穿爸爸的谎言也是一种孝道。

    四十许的服务员端着叠得高高的蒸笼,奇怪地四处张望。

    “怎么了?”西装领带的女经理问道。

    服务员一头雾水:“36号桌的客人怎么不见了?”

    经理拿过订单看了一眼,然后往上面印着的36号桌看了一眼,下意识她就感觉桌上并没有人,但仔细一看时,却又看到一对年轻的父女。

    “那不是有人嘛?快端去!”

    服务员揉了揉双眼,定睛一看,果然有人!

    “难道昨晚打麻将打得太晚了?”服务员拍了拍自己的脑袋,将茶点端到客人所在的36桌。

    “谢谢。”秦墨礼貌地道谢了一句,掠过门口的眼睛闪过一丝光芒!

    两个青春靓丽的女生各扶着老人的一只手,慢慢地走进茶楼。

    老人驼着腰、杵着拐杖,却精神奕奕。相比老人,搀扶着他的两个女生就截然不同了。两人都是标准的苏杭小家碧玉,难免让人眼前一亮,可惜一个绷着臭脸,另一个则是眉宇浅锁,淡忧薄愁。

    “苡祈姐姐!”眼尖的小萝莉一眼就认出了熟悉的人,笑哈哈地提醒着自己的父亲。

    秦墨直接夹起一只饺子塞住女儿的嘴:“吃东西,别多事。”

    果儿意味深长地弯了弯眉。

    这时,大厅角落的桌子站起一个男子,使劲地挥着手。男子看起来二十二三,衣着整齐,修长挺拔,剑眉星目,棱角精琢,肤色阳光……让茶楼里不少的青春少女怦然心动!

    见到男子招手,老人的喜色又浓了几分,迈着比两个女生都要快的步伐穿过一重又一重的人流来到男子的面前。

    “怎么是大厅!”老人第一句话就是火气三丈:“刘经理太不像话了!我得好好训她一顿!”

    “哎!别!”男子露出爽朗的笑脸,轻轻在老人的后背抚顺着:“是我喜欢大厅,不关经理的事!苏爷爷要是不喜欢,我们进去包厢好了。”

    老人正是苏苡祈的二叔公、苏小涵的爷爷苏正途!而这家茶楼正是他们苏家的产业。虽然苏家的产业曾经全部归属于苏苡祈,但对这个失忆又软弱的侄孙女,他只花了两天就将苏家的产业再次划到自己的手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