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程要金

加入书签


  六年前,小纣王执掌雁回关兵权,首先就是解除原雁回关总兵大帅李叔德的兵权,就是为了打压李家这样的地方豪族。

  在小纣王远征狼戎草原,特意带走李叔德,及其次子李贞观、四子李元豹,而把其长子李毗沙门、三子李元骐留在雁回关,既为分散李家父子之势,也为扣两个质子在身边。

  否则,李家一旦在雁回关有什么轻率举动,他会先摘了李叔德父子三人的首级。

  小纣王从一开始就防着这个李氏豪门呢!

  但是,随着草原征战、西北立业,李叔德的次子李贞观居然逐渐崭露头角。不仅精通骑射,更十分擅长战略、战术。

  小纣王手下正需要李贞观这样的人才,就将其从一质子身份逐步提升到步军元帅这样的高位。

  而李叔德四子李元豹所表现出来的勇猛与忠诚,更是令小纣王感动,以致于李元豹战死,小纣王还十分伤心呢!

  可以说,如果不是出了秦太平郎事件,小纣王还会继续信任李叔德父子。

  但是,秦太平郎事件给小纣王示警,使得他不得不提防李叔德、李贞观父子及其背后的李氏豪门了。

  而现如今,他只是想把李贞观、李毗沙门兄弟调到身边重新作为质子,李氏家族就察觉出来,可见蓄谋已久。

  如今李叔德父子作乱,小纣王无奈,只得下令先平叛了。

  就在此时,小将军余世稷带领一队人马闯了进来,小纣王不由眉头一皱,问道:“小余子,怎么回事,这么没规矩?”

  余世稷却抹了一把额头汗,在旁边找了张一座,抓起白瓷茶壶咕咚咕咚灌了好几口水,这才往后一指,“大王,你自己看吧!这大黑个儿要带部下去投李贞观,让末将给捉来了。”

  小纣王定睛观瞧,果然众军士押着一个人。这人被绳捆索绑,浑身是铁,身高将近一丈,满脸横肉,漆黑似铁,正还睁着一双铜铃般的眼睛瞪着自己,满脸写着不服气。

  小纣王认出来了,这人乃是步兵统军大将尉迟融,乃是李贞观旧将,被自己提拔到步军统军的位置。

  没想到此人会叛变,小纣王却是惊出一身汗,不由喝问:“尉迟将军,孤待你不薄,因何要助逆贼?”

  尉迟融脸现愧色,支吾言道:“大王厚恩,臣万死难报。可臣受贞观将军厚恩,已发誓效忠,却不敢因大王之恩而背旧主之义。故而只想独自带亲信离开,而没想带走所有人马。不想被余小将军暗伏人马捉住。臣已被擒,乃是天意,还请大王诛臣以正军法吧!”

  小纣王满脸为难,终究只能无奈叹道:“孤深爱将军之才,奈何将军如此不明事理?”

  尉迟融诧异。

  小纣王道:“孤在关外所谋,乃是北拒狼戎,让百姓不遭戎狄之害。而李叔德父子所为何?不过是他李家之私利。将军乃是国士,为何重私谊,谋私利,而独忘大义呢?”

  尉迟融满脸惭愧,不能发一言。小纣王道:“解去尉迟将军绑绳,放他去吧!”

  余世稷急道:“大王,不可纵虎归山……”

  小纣王摆手道:“尉迟将军所言不假,他若带走步军人马,孤王早就完了,冲此,孤也不能杀他,让他去吧!”

  有人给尉迟融解开绑绳,尉迟融叩谢不杀之恩,惭愧而去。

  小纣王随即命余世稷为步军统领,霍去疾总督三军,余子远、公输盘为中军参议,大军向幽燕城进兵,同时派人通知雁回关坐镇的老将军张文远,收押李叔德三子李元骐。

  而此时幽燕城中,李叔德、李贞观、李毗沙门父子三人,还有那位被小纣王赶回来的秦太平郎,围坐在了帅堂之中。

  此时,已是深夜,帅堂中灯光有些昏暗。老将军李叔德却也是满脸阴沉,质问次子李贞观道:“二郎,你做事莽撞了。大王待我李家不薄。如今这一起兵,可就真把咱们李家架到炭火上烤了!而且你四弟现在还在雁回关,只怕也凶多吉少了!”

  还没等李贞观说话,猛将秦太平郎倒先言道:“老将军,非是我主想要起兵,而是那熊子受欺人太甚,要把我主和大公子都调到前敌,明显是要扣为质子,还玩先前出兵草原那一套。这熊子受早就对李家不满了。若是我主不乘此时起事,只怕整个李家都会被熊子受诛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