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灵官渡之战(二)

加入书签


  小纣王占领灵官渡,但手中只有两万八千人马。而他所要面对的,则是凉国公余鲧足足十五万大军,足足比自己五倍还多的敌人。

  而余鲧率大军一到灵官渡,他就后悔了。如果早听余元皓的计谋,及时抢占灵官渡,他的大军就能封死小纣王南下的出路,而且随时可从灵官渡出发,收复尊皇城。

  可眼下的情况是,小纣王守住了灵官渡,令他大军寸步难行。

  余鲧变得异常暴躁,命大将余郃、余览逼近灵官渡下寨,每日不停挑战。同时命大将余仲简负责转运粮草,以便在灵官渡与小纣王久持。

  而此时小纣王却陷入困境,尊皇土地贫瘠,他手中粮草有限,本来期望夺取灵官渡后,余鲧能退兵。可没想到,余鲧仗着兵多粮多,在灵官渡耍起了无赖。

  面对如此情况,小纣王有些崩溃。

  他命部下每日叫战,甚至很多时候,他亲自出战。可西凉大将余郃、余览就是死守着寨门,一兵一卒也不出战。

  而小纣王这边若率军进攻,对面的强弓硬弩一齐招呼,小纣王的部下可着实死伤不少。

  眼见粮草一天天减少,小纣王心急如焚。这天,副先锋李贞观禀报,发现西凉军的运粮队。

  小纣王当即命李贞观、李元豹兄弟出击,劫了西凉军二百多辆粮车,算是解了燃眉之急。

  随后,小纣王就派人给老将军李叔德送信,要他从尊皇郡各县火速征集粮草,押送前敌。

  而小纣王也派人侦察西凉军的粮道,随时准备再劫西凉军的粮草。

  只是很可惜,自从第一次粮草被劫后,凉国公余鲧就下令大将余仲简加强对粮道防护。余仲简护卫粮道的精兵就有四万多人,丝毫不给小纣王再劫粮的机会。

  可即便如此,小纣王知道自己退无可退,依旧死守着灵官渡,与西凉军空耗了八十多天。西凉军无论如何挑衅,他却也学先前西凉军那样,不出战了。

  可这八十多天对耗,小纣王军中粮草又即将告罄。

  小纣王派人向老将军李叔德催粮。老将军李叔德也快急哭了。尊皇郡本就贫瘠,百姓手中余粮有限。

  李叔德已将下辖九个县的府库都搬空了,也向郡中大户连哄带骗威逼利诱借了许多余粮,现在总不能把贫苦百姓的那点救命粮夺走吧!

  他曾给小纣王去书,表明要向普通百姓征粮的打算。小纣王却回书信回绝了,而且小纣王书信末尾一句话说得很清楚,“尊皇百姓已然不易,孤宁愿把尊皇郡重新让给老贼余鲧,也决不强夺百姓分毫!”

  小纣王之所以会这样,完全是因前世吃了害民虐民的亏,修摘星楼,造鹿台,搜刮百姓,穷奢极欲,丧失民心,否则他的大商王朝岂会轻易灭亡?

  而就在小纣王这边军粮陷入危机时,余鲧那边却也不轻松。与小纣王对峙八十多天,余鲧急得要死。

  在余鲧看来,他十五万大军攻击小小尊皇郡,那就应是东皇山压累卵。可现在却被小小灵官渡阻住,更迁延八十多天。

  余鲧想想就火大,为此,他不断督促大将余郃、余览进兵。但是,余郃、余览几次攻打灵官渡损兵折将,没有进展,也就仍只采取守策,即便接到余鲧再多进军的命令,余郃、余览基于形势,也只能按兵不动。

  君臣隔阂也就此产生。

  余鲧急于进兵,心腹谋士余子远献策道:“主公,与其在灵官渡与二十五皇子相持,不如派一支轻骑寻小路攻击尊皇城,前后夹击,方能取胜。”

  余鲧也觉得这是一条妙计,就想立刻发令。可就在此时,有西凉城的统军余配发来书信,余鲧拆视之,但见信中写道:

  “臣奉令勘察西凉军政,查得余子远任城尹之时贪赃枉法,其子侄悖法杀人,臣已依律斩之!”

  看完书信,余鲧大怒,直接将书信甩在余子远脸上,骂道:“乱行匹夫,汝辈做得好事,还敢在寡人面前献计,滚了出去!”

  余子远看到书信内容,一脸发懵。他的儿子、侄儿都是西凉城防中手握实权的武将,他们平时或许跋扈,可决不敢悖法胡乱杀人。

  而他昔日身为西凉城尹,虽偶然接受些贿赂,但也做了许多有利于百姓的好事,这个余配怎会抓住些小过不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