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九章、自在的生活

加入书签


李二,最大的三子其实活的都很是憋屈。

李承乾被活活逼得造反;

李恪被长孙无忌陷害,房遗爱指其谋反而死;

李泰先是被李二养出野心,后为了给高宗李治让路,再被幽禁,可谓是同样的郁郁。

李承乾不造反,他们都不会有机会,而以李承乾现今的心思,他们兄弟说不准能共存。

易峰不想推翻李唐,来个什么大同,大治。

但李唐的传承,被李二开了个恶劣的头,纵观整个唐朝,每一次的皇位传承,无不刮起一股血雨腥风。

易峰想试着从李承乾这里,将有些事掰直了,看会不会少死一些人。

“牢头,牢头,叫长孙冲来见我,顺便从西市的酒楼给我订一桌席面来,就挂我的账。”

牢头都快哭了。

自今天关进来,这位爷的叫声就没有停过,一会要茶,一会要桌几笔墨。

“公爷,您稍等,小的这就派人去。”

得罪不起啊!

听说大理寺监牢里发生过一起,值夜的牢役一夜之间被人放血而亡的事,据说就跟这位爷有关系。

约摸一个时辰,长孙冲来了。

易峰不像是坐牢,长孙冲也不像是来探监的。

“你说我要不要找个由头,也让陛下把我关起来,在外面太他娘的煎熬了。”

“滚!我是故意的吗?我是不畏强权,敢于直言,收起你那龌龊心理,况且你还要回岭南。

你去趟我家,告诉我爹,我没有危险就成。”

易峰发现有一个字写得差了,就将这一张纸捏成一团,换了一张纸重写。

“要不要告诉承乾一声,你进了监牢?”

“千万别,被陛下知道那说不准我还真就出不去了。”

长孙冲哈哈笑着,手画了一圈道:

“这个大牢能关得住你?”

“你以为陛下真想关我,会用这几个臭鱼烂虾,肯定会调班殿司过来。”

打发走长孙冲,易峰发誓,如果这次李承乾还不老实听话,他就打算拜拜了,管他们怎么玩。

至于李二把他关进来,是不是有这层意思,他也不清楚。

接下来的一日,大理寺大牢里就像是西市一样,热闹不已。

一会来个人,一会来个人,牢头将此事报给戴胄。

戴胄告诉他,只要易峰不逃,就好吃好喝伺候着。

…………

此刻的外间,长孙到了书院。

对待李承乾她就说了一句话:

“夫子言,亲君子远小人,作为太子此话当如何注解?”

她并没有让李承乾回答,而是让他去好好思量。

对于李泰和李恪两人,她不仅没有训诫之语,更是多以勉励为主。

李承乾也听说了易峰被关的消息,当天他就回了长安城内,本想着去大理寺看一看易峰。

母后的话,虽然说的不清不楚,但已清楚的告诉他易峰是可信之人,他可以怀疑李二的用心,但他从没有怀疑过他母亲。

结果,还未到大理寺就被一顶轿子拦了下来。

于正宁,自孔颖达调往书院后,现今他是东宫的首席属官,其他如陆德明、杜公伦等,只是兼任东宫属官,本身还有其他差事。

“太子,这是要去大理寺?”

易峰被关的消息不算秘密,他被关的原因同样也不算什么秘密,所以于正宁在听说他被关后,就安排人在城门盯着,如果太子进城第一时间要通知他。

“是啊!孤要去看看易爱卿。”

“老臣问一下太子,大理寺所关是何人?

陛下亲言易峰有罪,太子此时去慰问逆犯,将您父亲置于何地?将陛下置于何地?”

李承乾一怔。

他本心当然没想那么多,易峰既然是为他入的牢,他当然要来看。

“还请太子回东宫。”

李承乾木然的跟着于正宁回了东宫。

“太子,现今是什么时候,一步错步步错,太子当极力表现,而不是为一介囚犯来忤逆陛下。”

连着两次称易峰为犯人,李承乾的目光冷了下来。

易峰不管怎么说,是大唐的功臣,即将是他的妹夫,他认为于正宁没有资格来指责易峰。

“够了,孤知晓了,于先生先去忙吧。”

“时间会证明,老臣的用心。”

于正宁走了,李承乾暗叹一声,就坐在台阶上一声不吭。

于正宁是早期的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官居从四品,家就住在离东市不远的永宁坊中。

他并非想害李承乾,只是他错估了这些事的凶险,同样错估了李二的用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