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0七章、规划吐蕃

加入书签


“这个大唐只要一只羊就能换到。”

“在大唐,连马穿得衣服都是丝绸做的。”

“大唐冬天都会开花……”

“……”

这段时间,狼牙也与附近的部落人相熟。

半怂恿、半自觉,每个狼牙在得到易峰的暗示后,都在满心自豪宣扬大唐的好。

无数扯蛋的话,易峰觉得连鬼都不相信,但这些吐蕃人却听得津津有味,不时的还露出一脸的神往。

这样的传播是很危险的一件事,至少勾起了每个族内自负有能之士的野望。

前世的易峰听过太多这样的例子,如有人说外国的月亮比国内圆,外国的空气比国内的清新,外国可以在大街上自由的大小便,诸如此类,

看似荒诞,但却让一个时代的人刮起了留学、出国的浪潮,他们以此为傲,为自己不断奋斗的目标,从而导致那一代大量的人才流失。

易峰认为可以借鉴一下。

只是因为语言不通,狼牙中懂吐蕃语的较少,所以传播的相对较缓。

伏允作为附近部族中唯一去过大唐之人,自然成了众部族打探的主要目标,

他将自己所看所见加上少部分艺术加工,更是认人信服。

“我告诉你等,大唐的皇宫就有我们整个逻些城那么大,街上到处都是吃食,很多我连见都没有见过,大唐每个人都非常的好客……”

物质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易峰现在采取的就是这一套方针。

先是用极低廉的价格出售货物,接着是行医,再接着就是这些精神上的催眠,如果时间允许,易峰还打算试试能否教育出一代人。

他这几天很忙,让这些人心慕大唐仅是第一步,若仅如此,则根本就实现不了他的计划。

他打算写个发展规划,看能否改变一下吐蕃人的生活方式,一旦成功,那他将立于了不败之地。

本打算转一圈就走,但现在的吐蕃机会太好了,所以决定多留一些时日,时间暂定为一年。

一边写规划,一边写奏折。

“臣易峰禀陛下书:吐蕃为高原之地,且兵士耐战,松赞和禄东赞非庸才,若强征恐损伤过大,臣实不愿见此。”

第一句话,他就将基调先定下来,不然李二脑袋一热,让他将吐蕃攻下来,他用头拱啊?

“吐蕃生民纯朴,心往大唐……臣想再开唐吐之商道。此事有利为三,其一、货物流通商税加大;其二、让吐蕃生民坚定向唐之心;其三、分化吐蕃,深埋尖矛。……”

易峰汇报的内容只有一点,就是再开商道。

少量货物的走私易峰没压力,但数量过大,就算他贵为侯爷,可能也会受到边官的阻碍,且自己还无理在先。

安排好这一切,易峰去见了伏允。

“大兄,眼见我的货物已卖得差不多,不久我或就启程返大唐。”

如他所料,伏允在听到他的话后立马急了。

“奔达,你走了,我怎么办?”

因为太急,伏允话说得有些不着边际,但易峰明白了他的意思,

准确的说,这样的态度,正是易峰所需要的。

“大兄,我知你心向大唐,但今时今日并非你归顺大唐的良机。自古有献功之说,而现今你与大唐来讲,并无寸功,若如此归顺,大唐当也会接纳,但往后恐让他人看轻,你是我的大兄,小弟自当为你考虑。”

易峰一脸的情真心切,

而伏允却听得眉头紧皱,紫色的额头上已沁出细密的汗珠。

“奔达,我雄牛部虽强,但并无对抗松赞之能,大唐王师又无征吐蕃之心,我就是想从旁协助捞取功勋,恐也没这机会。”

伏允再也坐不住,边说边在毡房里转着圈子。

“大兄此言倒是在理,只是小弟也无他法,只求大兄到得长安后,知会小弟一声,小弟自当一尽地主之谊。

小弟曾许诺大兄,自不会毁约,若大兄想现在就归顺大唐,小弟自会极力促成。”

易峰抱定决心,就是打算走了。

“这?”

伏允陷入为难之中。

他当然想现在就跟易峰回大唐,但他真怕到了大唐被人随意的揉捏。

“奔达,我认为此事或有两全之策,不如奔达再留吐蕃一段时间,我再考虑考虑?”

伏允一脸的巴结笑容,搞得倒不像是此间的主人了。

易峰当然自无不可,当即退下。

第二日,易峰再次到了伏允处。

伏允以为他又是请辞,差点跨上战马溜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