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学堂与三字经

加入书签


家属营的整个生活区总算有了名字,是李二所赐,坊牌也是他亲手所书。

“平安坊。”

易峰看着挂在营前门楼上的牌子,有些不屑。

这里又不是长安,哪来的坊市?

要是让易峰自己取,他肯定会选择叫渭水河畔。

原本用于开会的两层楼,现今已经被腾了出来。

随着上元的结束,平安坊学堂也到了开学的时候。

易崇从城里聘了两个西席,听到月俸八百文,差点争得打破头。

大唐不像宋明,虽然读书人也少,但读书人的优待却与武人或百姓无太大区别。

易峰想着学堂前三年只开两门课,一为经,二为数。

结果让他为难的是,数学老师太难找了,听说有数的几个钻研数科之人都在国子监。

他本想着打到国子监,跟那帮老家伙来个比试,输了就到平安坊学堂就学。

自己输的可能性应该不大,但他担心,自己要是赢了,会不会被那帮不要脸的老东西,怂恿着李二将他弄到国子监教书去。

这样的可能性虽然很小,但不怕一万不是。

无奈,只得自己关门造。

打算先将速个小学的数学内容写出来。

知易行难,到写时,才知道麻烦不断。

一年级的还好,二年级是哪些内容?

三年级教方程了吗?

四年级呢?

写得头晕眼花,也只是将一年级的写完。

躺到床上打算好好养养神,突然起身,啪的给自己一巴掌。

“老子有系统啊!”

快速输入小学数学教材,成套的一至六年级,只有90声望点。

买!

差点被自己蠢哭。

想到今天两个老师上的启蒙课,别说孩子听得茫然,就连易峰都听得烦燥。

三字经,只要20声望点,买!

接下来就简单了,将自己关在书房里整整五日,与武媚两人轮换着写,总算是完成了第一册手抄本。

“多少钱?”

“全部印完要七百贯。”

易峰让阿金拿着数学和三字经两册前去印刷,他要求不多,每册三百本,笼共六百本,且三字经还属于薄册。

他心想的价格大概不超过五十贯,现在听到阿金所说印书作坊的报价,他差点吐血。

怪不得现今读书人少,书的成本太高了,动辄一册书就要十贯朝上,如果是名家注释版,能被炒到百贯以上。

贫家小户忙碌一年,只够买几页纸。

这让易峰想起了前世的房地产,努力一年所存的钱,也就够买两三个平方。

真想一发狠自己将活字印刷搞出来,但算算自己的时间,当下只能是拿钱买时间了。

“金叔,按照他的报价加一百贯,酒坊现在半开工,很多人闲置,你找几个人,日夜不离的给我看着,每册书都不得外泄,印完后将版给我买下来。”

阿金虽不解他之意,但还是点头,急忙出去开始安排。

易峰当然不会当冤大头,那就得有人是。

“人之初,性本善……”

看着学堂中的孩子,齐声朗诵三字经的场面,突然发现七百贯也不算什么。

数学共印了三册,因为没有图表类,所以比原先的书籍薄了很多,三字经一册,他给皇宫各送了一册。

其他的每一份上都标上号,就连先生所拿的书,都不准带出学堂。

这些学生易峰会有大用,所以他不敢放羊,刚开始的数学由他亲自讲解。

元月底,他正在上数学课,外间来了几人。

易峰眼神一瞟,心中就乐呵起来,给他印刷买单的来了。

除自己认识的几个老家伙,还有两个老者易峰不认识,一个身着道袍,手持拂尘,另一个则穿着国子监教授长袍。

他故意装作没看见,继续上课。

“除是在乘的基础上核算的,所以大家回去定要将乘法口决表熟背……”

“今日的课业就到这里,下课。”

夹着书往外走,走到外间似是才发现众人,加快脚步上前行礼。

“小子不知几位夫子光临,有失远迎,罪过罪过。”

几个老家伙皆是一脸的理所当然受了礼,只有着道袍的人微躬腰还了一礼。

“袁道长,这就是老夫说的小子,看看如何?”

听到此称谓,易峰知道来人的身份了。

袁天罡,唐初最大的神棍,与其弟子李淳风捣鼓出推背图的货,听说可以通天理、知阴阳、驭神算、测无常。

袁天罡当然听说过易峰,今日之所以为同来,就是因为那本命名数学的册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