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章 版税(求订阅)

加入书签


在虚洛的收入之中,版税是一个很重要的来源。

   虚洛的版税还一共分为四个区域。

   第一个自然是香江了。

   别忘记,虚洛还是“创新性武侠小说家”。

   去年4月开始,《大唐双龙传》在明报开始连载,每天的字数一开始6000字,一口气帮助《明报》把销量上升到了100万份。

   但是等到《明报》上升到了每天刊发150万份之后之后,金镛就开始耍赖了,他把《明报》刊登的《大唐双龙传》变成了每天4000字连载。

   造孽啊!

   一群香江读者把《明报》的门都给堵了,硬生生的骂了好久,都没有让他改变这个决定。

   实际上《大唐双龙传》字数并不少,虚洛在春节的时候就已经“写”完了。

   是的。

   本来一开始自己写的虚洛,觉得太麻烦了,就又召集了一群职业工具人。

   仍旧采用一个房间口述15分钟、一个小时休息十分钟的模式,花费了总计20个工作日,虚洛把剩下的《大唐双龙传》写完了。

   总字数是400万字上下。

   即便是按照6000字的刊登速度,也可以刊登接近两年的时间。

   但金镛显然觉得两年太少了,最好是三年,才能让《明报》的江山彻底稳定。

   可你老人家自己赚钱赚得盆满钵满,给我的酬劳还是千字300港币啊,一分钱都没有涨价。

   幸好在单行本上面,明报出版社没有搞什么玄虚。

   6万字一本的单行本,总共现在已经出版到36集了,全球总销量突破了1亿册——欧美华人街里面,不少人都捧着在追读。

   单是这一笔,他的版税就超过了5亿港币。

   还不止呢!

   为什么金镛做出减少连载字数这么缺德的事情都没挨打?

   原因在于虚洛还有另一本的小说——《鬼吹灯》在连载。

   《鬼吹灯》的稿费总算涨了,千字一千,也符合虚洛的市场表现。

   《鬼吹灯》的风格和《大唐双龙传》是完全两种风格,喜欢的人群也有一半多不一样,但他们就是这么完美的凑到了一起看。

   《鬼吹灯》才连载20期呢,就把《明报》的日刊发数量涨到了170万份,而且第一个故事讲完之后,《明报》的刊发数量到了200万份。

   香江总共才600多万人。

   这么多的数量,肯定不仅仅是在香江的,还有送到奥门去的,还加上了在宝岛刊发出去的。

   金镛做成了一个前无古人,可能也是后无来者的成就,笑得那叫一个合不拢嘴。

   同样的,虚洛现在在《鬼吹灯》上面的单行本版税,也已经拿了3亿港币。

   这些故事,不仅仅是华语圈的人喜欢看,翻译成日文、韩文等等文字,同样的上人家的销售排行榜。

   论文学艺术性,《鬼吹灯》虽然是摸金校尉的故事,但绝对是超过了《大唐双龙传》。

   许多评论家都这么说。

   倪框的妹妹忆舒就提及,自己非常喜欢胡八一,但对于两个小混混是不屑一顾的。

   当然了,两本书的书名也经常互相怼。

   要不你说他就是盗墓贼,要不他说你就是蠢货假圣母。

   反正情绪来了,骂什么的都有。

   但是呢,如果遇到虚洛的第三本书的书迷,这两本书的书迷,是一定要摒弃前嫌,一起骂他们的。

   这第三本书就是《还珠格格》。

   被忆舒骂为“庸俗不堪”、“浪费才华”、“阿谀书迷”的《还珠格格》,让武侠迷、悬疑迷们看了,完全就是辣眼睛的节奏。

   可是《还珠格格》的书迷却也很多。

   它分为上中下三集,一次性就出版完毕。

   结果在全亚洲就卖了700万册之多。

   别怀疑,就是这个数据!

   其中宝岛书迷就买了300万册!

   厉害吧?

   言情小说的威力,那真不是吹的。

   而以女人居多的《还珠格格》书迷,也不是吃素的。

   听到他们骂虚洛,就也骂了回来。

   忆舒最惨,走到街上都被人追着骂,还不仅仅一次,而且还专门有宝岛女书迷组团过来,守在她家楼下骂。

   气得她险些拿出一把刀去追杀这群书迷们。

   而《还珠格格》也给虚洛带来了1.4亿港币的版税收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