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天下烟火

加入书签


今年对于整个大夏王朝而言,最重要的两件事,第一件事是靖南王出海游玩去了,这对于朝廷而言,是最为紧迫也最为有机会的一次。少了靖南王的靖南军,简直是在给朝廷拉拢的机会,朝廷向来不希望失去对整个天下军队的控制,其中西凉军是以两河军为主的,在西凉王的控制之下其实属于尚好的形势,依然有大部分的将官在朝廷的掌控之下,不少的朝廷大员子弟在其中为官为将,朝廷对其做到了底层的控制。

毕竟西凉军还要抵抗随时北蛮有可能的进攻,因此朝廷在对西凉军的军饷上还有着绝对的控制,也就因为军饷这一方面,西凉军受到朝廷的控制是比较多的,故而限制也很多,朝廷一直将西凉放置在一种水火不容的境地之中,既能够着火,又能够碰触到水,既不能发展,又不会毁灭,这一切都把控在熙培公的绝对控制下。

可以说,熙培公的出谋划策,使得西凉军这一块完全稳定了下来。不然西凉军猛如虎,向来西凉王向朝廷要起军饷军粮来是狮子大开口的,张口要军饷的价钱都超过了其他各部分边军的总和,虽然合情合理,但朝廷如果满足了他这一要求,虽然不算什么很大的问题,却完全是助长了西凉军的势力,朝廷可不希望在王朝的西北边陲又发展出一个西凉国来,故而每次都严格的控制着漕运,使得西凉军在仅仅能够饱腹的情况下,偶尔还能吃吃肉。

然而靖南军却不同了,靖南军的所有主导权完全在靖南王手中,即使辽东道整个的掌控在乌抿雨的手中,蜀中道整个的掌控在吴钰庭的手中,但两个道近二十万的战军却仍然都打着靖南军的旗号,靖南军体系三大军系中以荆州道靖南军为首,数次北上抗争北蛮子都是以这支军队为主,数次战争培养起来的军队,更加强大,所向披靡。

而越强,却越让朝廷忌惮,所谓尾大不掉便是这个样子,而当然了,朝廷也试过派遣过子弟加入靖南军,但无论何等性格的子弟都很难在靖南军中混下去,而这些朝廷的子弟可一一都是人中龙凤,能文能武的,就是入不了靖南军的眼,至于个中原因,据说是这些个子弟并非楚门出身,所以根本不受待见。

在欧阳歇离开了大夏王朝去海外游玩的消息传到承天殿的时候,皇帝非常开心的拍起了龙椅,六部大员都知道怎么做了,尽量安排人员进入靖南军实际控制的各道,趁着靖南王不在的空档时间,争取得到靖南王诸将的认同,便是朝廷最大的努力方向。

在京畿道的许多官员,都尽量督促自己的子孙去往荆州道与蜀中道去,至于辽东道,恐怕只有没落子弟与家族中不受待见的后生才会被派遣过去,地广人稀的辽东道,可是一个受苦的地方,没有官员愿意把自己的爱子送过去。

当然这一切肯定都是在朝廷的默许之下进行的,搞的有声有色,对此靖南军竟然毫无知觉,似乎也并不打算进行多大的干预,任何外来的子弟都愿意接纳到军中府中。

最重要的第二件事便是,北蛮再次进攻了,让人完全的措不及防,北蛮于九月底,如同三年前一样,在九月底的那一天发起了对中原的全面进攻,在云中道的边陲线上,连天一线的北蛮子战旗在天边摇曳,而且这一次的进攻比以往的每一次都要更加强烈。

西凉道、云中道、辽东道三面全部在第一时间向京畿发送了战报,而西凉道在第二天便立马发出了第二条战报,西凉道在第一天交锋的时候,就被夺了一城,守将身死,官兵尽降!

这条战报递到御案上,让正在决定是否御驾亲征的皇帝,更加惊叹了,难道这一次,西凉道抵挡不住了?

向来北蛮进攻中原的三条路都维系着平衡,只要任意一路没有受到致命打击,就不会对总体格局造成一丁点儿的影响,但一旦任何一路受到破坏,就会产生极大的影响。云中道的后面便是京畿道河西路,这里同时也是西凉道的背后!北蛮无论是打通了西凉道还是云中道,都可以直接打入京畿道河西路,而在京畿道河西路的后方,便就是京畿!

河西路属于府军所管辖,多年未经厉过战场的府军向来在每次大战都充当客军,除非前线打光了才补上去,故而府军的军队实力也大大的比不过边军,想想若是西凉道破了,可能北蛮子几十万大军就会趁虚而入从河西路直接扑向京城,到时候云中道也腹背受敌,想想都让人感觉到可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