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老吴头

加入书签


没过几天,辎重营一行便拉着上百车的粮草、军械等物到达了云中府外三十里的地方,而这里是援北十多万大军的汇合点。京畿宿卫军、河西军、河东军、靖南军、京畿府卫军、以及从诏而来的朝丽国大军等各路兵马在近几日源源不断地到来这个平原之上。

整座平原上能听到的大概都是民夫扎营竖垒的声音,各路大军的旗帜都已经展开了,北风吹来一道道大旗都不断飘扬起来,唯独留着平原中央一块地方没有任何军队驻扎——这是皇帝亲军的营地。

此次大战,皇帝着实是非常生气,头两次云中战役已是劳民伤财了,该死的北蛮子仍然不停下手来,一副欲夺山河的气势,不得不让他龙颜大怒。当廷下了旨意,由太子晋王李明监国,让兵部尚书苏棣领征北大将军衔,带着京营宿卫左右军近三万精兵北出京畿,一路护着圣驾北上的还有京畿十八府的近十万战兵以及数十万的随军民夫。

同时也有数波缇骑钦差带着旨意往四方而去,命令各道出兵,也正是如此,才让沿途百姓高呼“可汗大点兵”。

吴离烽辎重营一行到达之前一日,太平府卫军前锋营、正兵营等部营已经到了,简便扎了营等待辎重营到来,才能加强营寨,并且好好饱腹一番。

老早营将就带着老吴跟吴离烽去他姐夫的营帐,一是攀谈关系套近乎,二才是汇报路上行程情况。一见面行了礼,营将就对着姐夫亲密的不得了,一大老爷们这行径都让吴离烽觉得尴尬起来。

而眼前这位参将则没有什么多余的举动,只是跟他谈论着行军路上的一切。

营将提到峡谷中的阴兵借道让姐夫来了兴趣,他便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顺带不断的夸老吴,参将不禁看了老吴一眼,发觉这个人更像一个老兵,特别是指引阴兵向西而去,这所作所为更像一个经历几场大战,看透生死的老兵,对其欣赏起来。

而对于老吴身旁的吴离烽,参将仅仅是看了一眼,心想着,倒是长的俊俏,不过府中早已藏了几枚更甚这般童娇丽质的小伶官,不再做理会,而是询问起了老吴路上事宜以及老吴的家底来。

老吴躬身回答道:“草夫只是个种田的,原本也在河东军中加入过新治五年的第二次云中战役,阴兵借道这事儿只是路上听一行的老兵们讲过,其实也仅仅是事发突然一时的应对法子而已。”

参将叫潘光升,本是候补的太平府杂号校尉,上任太平府参将便是战死在新治五年第二次云中战役的,战事一结束他马上就动员起了关系,花费了一千六百两银子以及各种人情才凑到了现如今的正五品参将,结果没想到还没个一年半载,该死的北蛮又打进来了。

这让潘光升如倒立出恭一般难受,特别是太平府府卫军,在京畿十八府中的战力排名能入个倒数前三,时不时还能争个第一,而每每战事太平府军都是充当先锋的。无他,仅仅是因为太平府总兵钟国殿不愿意向上层撒钱。

而当他听说老吴还参加过新治五年的战役,倒是不错,不过一看这个姓吴的老头很是精瘦,恐怕也确实是老掉牙的老兵了,不如就送给小舅子这个面子,带着他们两个去见一见总兵。

正巧此时传令兵拿着令旗路过,说是总兵传见所有副将、参将以及各营营将,潘光升便带着一干人等来到了总兵行辕。

一路上吴离烽看着迎风展烈的旗帜以及无数的民夫建寨插栅,大概明白了战争的意义,从来不是简简单单指挥几千人几百人假装十几万人跑来跑去,而是各种各样的部署以及精密安排,这确实是中华自古以来无尽强大的原因之一了。

进了总兵行辕,一路上都是站立守卫、披甲带刀的正兵,里里外外围个通透。而再往里走,就宽敞多了。

一个大帐,两个侧营篷,帐前十几尺插在土车上一面浅绯色白云边的大旗,只打着“将”字,没有其他多余的修饰。



                

                

            

                    

                

            

            

            

                 

                →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