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新官场,大江湖

加入书签


自新皇帝李力登基以来,改元新治,朝廷似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新治元年,承天殿上第一次出现了女官——从钦天监观星楼里走出来的小白,一个十岁的清秀小姑娘,拿着等同于受历代太史令认可的钦天令站在新帝面前,不急不缓,行未毕皇帝已宣旨制授为正五品太史令,御赐银鱼袋,新一任钦天监太史令小白这才行大礼叩谢隆恩。

虽然据说历代的太史令都是星宿下凡,未受封为庭官之前可不必行跪拜大礼,但历来受封不过从五品也从来不会授予鱼袋的太史令一职如今却升了一级。

新帝僭越了祖制,但刚经历完枭离之乱的满朝文武不敢多言,只是静待会有一番新的变化。更甚的是这个十岁的娃子是个女孩儿,旁边司礼监新任太监杜公公正要提醒陛下这是个女娃,皇帝已下完了旨意。

新治二年,初进翰林院两年的女子书生在三科殿试都得了第一名,新帝毫不犹豫,当庭敕授这位女子书生一个翰林大学士,品阶虽下却得以入内阁闻政,因此在翰林院内,天南海北的书生士子见了,无不得叩喊一声“见过袁先生。”

更骇人听闻的便是执掌六部的政事堂新官了。原本枭离之乱,不可一世的权臣何进喜被诛杀之后,首宰尚书令之位一再空缺。新帝不得不请出老师熙培公来,册授为政事堂尚书令统管六部,又加授为三公之首的太师,授予正一品大员该有的紫金鱼袋,正正当当的三朝老臣瞬间成为了庙堂之上的顶梁巨柱。

这还没完,转眼新帝又破祖例册授了江南头等女才子张婷为政事堂尚书仆射,仅次于首宰的副相,这一年,张婷二十二岁,朝野震惊。

当大夏王朝的第一位女次宰出现在早朝之上,她腰间所佩的紫金鱼袋又让朝臣震惊了。仅有正一品朝廷大员才被允许授予的紫金鱼袋,授予了给了这位低半品的副相,这是祖制所不允许的,陛下如何想的?群臣未必得知,也不敢惘猜圣心。

仅三年,新治三年内,十数位女官走进了金陵皇都,而民间官府内的女官更是数不胜数,有人欢喜有人愁。

质疑之声无不风起云涌,而在张薇白贾决战一年之后的新治二年,也即是袁先生入馆翰林的这一年,她偕同翰林学士、翰林供奉等七十六人编撰及一千三百多人抄写的《二百年绿林引序》新鲜出炉,这一千册两万卷书堵住了言官们的嘴,江湖二百年间大小事宜一并记录,使人无不惊叹。

于翰林院石碑前跪抄引序的人前仆后继,日夜不停,烛泪足足有尽一尺之厚。

这引序并非只是简简单单写了江湖,实在是此书足可成为踏足江湖资本,又可满足万千俗夫对江湖的向往瞻仰,即使是民间唱报酒馆说书等等,尽来抄写。

“官场九品十八等,吾辈观江湖绿林,无不如此。”这是引序的第一句话,便定义了江湖数百年来的侠客境界高低。无论平民百姓,亦或是侠客,恐怕也认不全哪些江湖大名鼎鼎的高手,亦不知道江湖哪些高手之间的差异,而引序一书,则仿佛开辟了江湖新治。

袁先生于翰林院开馆十五日,阐述江湖九品十八等,凡俗武夫归于下九流,此类武夫凭借拳脚功夫直来直往肆意恩怨,“五品之下,不复内力”,凭借招式愈加熟稔,出招行云流水,也有一番侠客风范。

五品武夫,便是侠客们有无内力的分界线,也正是不奇不倚界限了这一点,袁先生不得不让人佩服,比江湖人更江湖人。

“三等高手四等侠,五等武将一敌俩”一句读来朗朗上口,撇开一二品,可以内力护体抵剑者已趋近于宗师,内息大成凡器不伤,便可称为三品高手。

而内力强厚,一招一式形成于自然,浑然天成者即成独当一面即四品侠客,为一方之大侠。

最后一句更昭示了,学武的武将更甚于学武的江湖好汉,带兵的将军们对于此也津津乐道了,边看书边拍腿大呼:“吾等杀敌大将,便是如此胜于寻常武夫也!”

《二百年绿林引序》中,对于一二品描述通通都在于「六百三十一册·神仙卷」,记载于此卷之武夫已不限于小江小湖之武夫,于凡人而言,更恰如多端的神仙。卷首便收录了人称江湖第一剑的张薇,注为[一品通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