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戏里戏外

加入书签


这知桃姑娘十岁被买进画舫,十六岁成角,十八岁的时候就已经名动京城。

        据说她肤白貌美、有文化,而且在戏曲方面很有天赋,又吃得了苦,第一次正式上台就在景南小有名气。

        后来过了几年,十六岁的知桃在花魁戏上一曲成名,成了有史以来画舫生意中年纪最小的花魁!

        画舫生意说的好听,可本质上其实和青楼女子没什么区别。

        以前旧时候凡是正经人家的孩子,就算再穷、再落魄都不会把自家孩子,送去画舫戏班。

        都不用说这个行业在当时地位十分底下,被打、被骂这也都是常有事儿,关键是那身功夫。

        虽然这花魁戏是小曲小调,可传统戏剧上的唱念做打的功夫,还是要一样不少,一天不落的学!

        最重要的是,一但进了画舫就在也出不来了。

        哪怕有幸嫁了富商赎了身,身上也还是背着画舫生意的名头。

        毕竟,画舫生意就是靠姑娘们唱艳词小曲出的名。

        而这位知桃姑娘的成名曲,并不是花魁戏传统的艳词小曲。

        要说在当时,这知桃姑娘还是唯一一个用这首《薄情郎》成名的角。

        这首《薄情郎》不论是唱词、还是曲调,都和花魁戏附庸风雅的行业精神,不搭边儿。

        总之,这曲儿平时可以唱,但在花魁戏这么重要的场面上,就不能唱!

        可这位知桃姑娘,不仅在花魁戏上唱了,还一唱成名!

        那场花魁戏之后,不少达官显贵,都来请知桃姑娘唱这出戏。

        “我真不是故意打断您,但我实在没弄清楚,什么是花魁戏?”

        老爷子讲了这么久,知桃姑娘的事儿都快说完了,也没听他具体说说花魁戏是什么。

        “花魁戏就是一群姑娘,在画舫上唱戏,谁唱得好谁就是花魁。顺便招揽一下画舫的生意!”

        老爷子这么一解释,我突然就明白了,甚至觉得老爷子讲的有些不对。

        我觉得花魁戏,应该是:

        画舫主要为了招揽生意,顺便让一群姑娘比比美,看看谁更受欢迎,方便以后给姑娘加价!

        “你小子别想了,景南的花魁戏**十年前就绝迹了,想看也看不到!”

        老爷子这话说的,好像我个贪财好色的人一样。

        我几乎是脱口而出;

        “我没想去,我只是在想,一件戏服为什么会闹得满城风雨?”

        老爷子深吸了一口气,像是在忍耐什么似的,最后开口对我说:

        “你让我一次性把故事说完,就知道为什么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