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信息

加入书签


        15年,杨羽在深圳找到一些志同道合的人,都是对机器人感兴趣的朋友,从而组建了他人生的第一家公司飞扬动力。

        17年,历经无数次调试和设计易稿,终于组装好第一台量产形机械狗,代号fx  go

        18年,杨羽正式和周梅喜结良缘,次年诞下一名男婴,取名杨舟。

        同年,fx  go上市以来,因产品性能优越,受到机器人爱好人士一度好评,销量形式一片一好,供不应求!

        19年,因飞扬动力是全世界第一家量产机器人公司,在资本市场很受追捧,a轮获得高盛资本亿元融资,估值十亿美金。

        20年,飞扬公司为了加快全球化的步伐,迎接国内工业协同机器人机的窗口,再次募集资金。

        飞扬动力a+融资启动,高盛资本领投,软银和凯雷,本轮估值三十亿,融资三亿。

        22年,b轮融资十亿,软银领投,估值二百四十亿,引起国际资本市场震动。

        23年,飞扬动力耗资亿元资金新能源实验室启动。

        24年,飞扬动力月赢利首次突破亿,c轮融资二十五亿,估值四百亿。

        25年,三月份飞扬动力向纳斯达克申请上市,四月获得批准。

        五月份正式上市,公开招股,发行价三十美元,发售三千三百万万股,募集资金6.9亿美金。

        而上市时即以66美元的跳空开盘,在首日的交易中股价最高曾达到151.21美元,收盘于122.54美元,上涨了354%,在纳斯达克股价超过三百亿美元。

        26年,飞扬新能源动力实验室负责人王磊博士,打电话告诉了杨羽一个让他期待已久的好消息。

        飞扬动力实验室取得了锂电池新材料重大突破。

        锂电池从根源上,无论是刀片电池,还是大禹电池,还是麒麟电池,亦或是将来的固态电池所能带来的产业机会,本质上都起始于材料、结构件这两个领域的更新。

        继4680大圆柱电池之后,宁德时代推出了麒麟电池来应对,有传闻比亚迪马上就要推出”软刀片”。

        这些都属于结构上的创新,结构上的创新一般来说容易模仿,对于供应商来讲也没有足够的毛利。

        所以要在新能源锂电池领域有所建树,要想真正做到前瞻性的布局。

        主要还是得在电池原材料的更新,飞扬动力实验室为了突出重围,只能一个劲的朝材料的下手。

        经过两年多时间不断实验比对,新型代替材料终于找出了,只要通过安全测试,就可以投产,这个消息对国际新能源市场而言,可谓是一个重磅炸弹!

        为了尽快赶到实验室,杨羽独自驶着一辆特斯拉向公司赶去。

        当他的车子距实验室还不到一公里时,车辆突然失控向道路中间冲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