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实在忙不过来,就少去北营嘛~-第2/6页

加入书签
    而在周亚夫、陶青、晁错三人不远处,凡是离得不远的百官众人,则都纷纷竖起耳朵,佯装低头思考的模样,脚下却朝三人的方向小心挪出几步。

    ——早自太祖高皇帝立汉国祚之时,太尉一职不常设,只在必要时临时任命,就已经成为了汉家君臣的共识;

    在这个前提下,汉家的‘三公’,往往指的仅仅只有常设的其他两个位置,即丞相和御史大夫。

    至于内史,虽是九卿,却又掌握着‘全掌关中事务’的滔天权柄,甚至被坊间私下戏称为‘关内相’!

    虽然汉九卿之首,理论上仍是主掌礼教、祭祀的奉常,但论权柄和实际地位,如今汉室真正意义上的九卿之首,还当是内史无疑。

    而现在,在等候于宫门外的人群中,最靠前的位置,如今汉家仅有的两位三公——丞相周亚夫和御史大夫陶青,以及实际意义上的‘九卿之首’——内史晁错,似乎有些事要商谈?

    毫不夸张地说,这三人聚在一起,别说是朝臣百官了,就算是天子启见了,恐怕也得竖起耳朵听听:这仨人在聊些什么。

    对于逐渐朝自己缓慢汇集过来的百官,周亚夫倒是并不很在意;

    听闻晁错这一番夹枪带棒,隐隐在指责自己‘不在相府上班’的话,周亚夫也只漠然昂起头,豪不心虚的望向晁错。

    “我是武人出身,一向不习惯那些繁文缛节;”

    “需要由相府拍板的公务,晁内史和陶大夫,可以直接去找丞相长吏。”

    “实在需要我亲自经手,也可以送到府上,我闲暇时自会过目。”

    “——这些事,我早就向陛下禀奏过了,陛下也是同意了的。”

    “二位如果有意见,大可直接向陛下去提。”

    不顾百官公卿当面,言辞极为强硬的给出如是答复,周亚夫便自顾自回过身去,背对着百官公卿,包括晁错、陶青二人,继续朝着未央宫北宫门——司马门的方向‘闭目养神’起来。

    而在周亚夫身后,晁错却只与陶青稍一对视,便似笑非笑的低下头去,不再多言。

    “晁公······”

    “——不急~”

    “——朝议,还没开始呢······”

    “禀陛下;

    备盗贼都尉禀奏:去岁年初,吴楚七国之乱后,弘农郡东几县有流寇出没;

    至今年开春,弘农郡有半数县、乡地方,以流寇作乱之事上奏,请求朝堂调备盗贼都尉前去清剿。

    自春三月中旬至今,弘农郡已呈奏疏足有十七道,就连地方县令、尉,乃至乡三老,都曾有类似的奏疏呈上。

    只是相府至今没有行文送到,备盗贼都尉有心清剿流寇,也至今只能待命······”

    卯时正,朝议正常开始;

    天子启照例出现在宣室殿,端坐于上首御榻之上,听取百官公卿有关国事的汇报。

    太子刘胜也一如过去这段时日,每一次常朝、朔望朝,规规矩矩坐在公卿班列最靠前的位置,如一尊泥塑雕像般,一言不发。

    而朝议的内容,从第一个议题被提出开始,几乎所有的问题,都直指已经为相近一年的丞相:条侯周亚夫······

    “弘农郡的流寇~”

    “呵;”

    “——去年秋天,梁王入朝的时候,就曾在太后身边说起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