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造谣

加入书签


初五过后,  欧父和欧母就回江城了,临走前欧父还警告林景湛要有分寸。不过因为不列颠没有春节假期,林景湛也在初八就赶回了学校,  不然就耽误太久的研究进程了。

        接下来的几天内,欧瑾都在埋头修改自己的论文,准备答辩ppt,毕竟元宵节后就要提交完整定稿查重了。虽然说本科毕业的要求查重率是不能超30,  但是林奎知给欧瑾提高了标准,按照期刊投稿的标准不能超过10。

        新闻学专业名词本来就容易重复,  而且欧瑾的研究主体还是新闻报道,  引用的报道片段的降重更是让欧瑾苦不堪言。欧瑾连续熬了几个通宵,  终于在系统定稿之前,把重复率降低到8左右。

        毕业论文提交后,欧瑾暂时放下了学校的事情,  去训练基地兼职教练了。14年是比较特殊的一年,  将是华国第一年承办体操世锦赛,  向国内外粉丝展示华国体操综合实力的时候到了。今年的世锦赛将于11月在华国的南都进行,为了选拔好苗子提前备战世锦赛,  今年的全锦赛提前到了三月。

        欧瑾虽然明面上的身份仍然是运动员,  但是在人才的选拔上却具有非常大的话语权。赛前恩师熊立涛找到了欧瑾说情“小瑾啊,你看能不能在定名单时给点意见,你有两个小师妹也参加今年的选拔。”

        “熊导,我会多给两位师妹指点一下,  但是能不能进国家队,最后都以选拔结果为准。”熊立涛知道欧瑾这样说就是客套一下,指点是假,婉拒才是真。

        不过欧瑾倒也不是在搪塞熊立涛,  她还是非常关注母队队员的成长的,只不过她不会替她们走后门,如果真是好苗子,确实该好好培养。

        正式比赛前,欧瑾把同省队的两个小姑娘叫到了训练场,看了一下她们的软开度,又让她们在器材上简单拉了一下成套。

        很明显,这两个选手是江汉省最常见的高低杠为主项的选手,高低杠难度上的很早,但是这种选手一般成长上限不高。高低杠难度上的早,意味着肩伤比较多,小时候靠着轻盈能完成高难度成套,一旦进入发育期就会flop到底。这种选手很多时候在十四五岁进入国家队,还没有熬到奥运年,就已经重伤半退役了。

        两个选手一个算是高平选手,这算是目前华国队最不缺的类型,团体赛根本带不起,小规模的世界杯倒是有可能出去比比。还有一个小姑娘算是跳高选手,十四岁出了y720,而且看样子是靠撑马带起来的而不是靠转速蒙出来的y720,如果进入发育期还能保持y720,还有上团体的可能。

        看完两个选手的成套,欧瑾也没有做点评,只是拍了拍两个小朋友的肩膀,让她们明天的比赛好好表现。

        全锦赛,强省队会单独组队参加团体赛,弱队就只能两三个组合成混合队参与预赛。不过全锦赛的团体排名的意义不大,更多的还是看个人全能和单项上的发挥。

        孙迎秋因为比欧瑾早入学两年,所以现在已经本科毕业回粤省带少儿体操队去了。这次的比赛虽然没有她带的学生,但是她还是以学习观摩的理由来龙城蹭了一个公费旅游。这次全锦赛邵招娣也来了,她现在已经是湘江省体操管理中心副主任了,这次也是作为领队带队来比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