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3.心病难医

加入书签


    第129章

    父亲一直告戒他们,不管做什么事,都不能只顾着自已的利益,要同时想想集体的利益。

    所谓得道多助,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双嬴的目的,执行起来阻力也会变小。

    否则的话,你只想自已得好处,甚至损人利已,就算短时间内没有人能阻止你,得罪的人多了,只要给他们找到机会,总有一天会让你吃个大亏。

    “那我们办什么工厂?”得到姐姐的表扬,于永攀笑得像个孩子。“反正我马上毕业了,现在学校也没多少课,要不也进厂锻炼一下,算是帮你看着工厂?”

    在他看来,虽然工厂是姐姐和街道一起办的,如果交给陌生人管理,姐姐肯定会吃亏。

    自已在工厂就不一样了,一旦利益受损失,就可以马上告诉姐姐。

    “你还是不懂。”见弟弟说出这样的话,于永芳顿时泄气了。“我办厂是为了多赚那几块钱吗?如果这样,何必跟街道合作,自已单独办一家不是更好?”

    虽然现在还不允许私人办正规的企业,但是可以办七人以下的小作坊。

    只要工厂抓在自已手里,人多人少的问题,可以用别的办法解决。

    而这次办福利工厂,赚钱是次要的,获得社会声望才是重点。

    这跟夏臻当初建议大家搞志愿者组织一样是一样的道理,谁难道还想从小得到实际的好处?

    包括办老年活动中心也一样,他们只会往里贴钱,哪里在乎经济方面的收益?

    弟弟话一多,就原形毕露,只能说明他的心态上,还没有真正调整过来。

    于永攀这才发现自已的问题,嘴角一咧,不好意思地笑了。

    也对,自已确实忘了办街道工厂的初衷了。

    商议妥当后,于永芳找到街道的负责人,说了合作办一家企业的意向。

    并承诺会招街道下岗工人就业,同时找几个有工作能力的老人灵活工作,至于工厂的管理权,则全部交给街道,她作为投资人,只参与赢利分红。

    反正利益的大头给了街道,风险有她承担。

    街道那边没想到有这样的好事,自然大喜过望,马上找到一处适合办厂的老房子,开始往上面申请。

    最后街道出人出厂房,于永芳和夏臻一起出资,先期投入十万,办起一家面包蛋糕加工厂。

    会选择做这个,一方面是因为技术简单,只要买一台烤箱和一台搅拌机,有食品配方,就能操作了。

    另一方面,挂着福利工厂的名头,供销社、代销店等地方,肯定愿意代为销售。

    而且它还回款快,不容易积压产品,老人们可以担任包装工作,也不会觉得累。

    照夏臻的计划,找几个在这方面有丰富经验的师傅,再由他提供前世的一些蛋糕产品,应该会受欢迎。

    前世大量的零食专卖店,糕点品种非常多。

    什么友臣肉松小贝蛋糕,达利园蛋黄派,港荣蒸蛋糕,蛋黄酥等等,都非常受年轻人喜欢。

    他决定采用前世的方式,用小包装方式出售,这样不管是学生还是工薪阶层,偶然都能买几个解馋。

    夏臻和于永芳碰了几次头,把自已的想法全部告诉她,让她跟街道去交涉。

    这样一来,等前期工作做好,真正生产和销售,就不再是难题。

    第一批样品出炉,是以夏臻老家的小蛋糕和小面包为原形做的,因为师傅技术不错,看起来蓬松软香,非常美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