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8.贵客登门带来的后遗症

加入书签


    吃完点心,于春杰和马应辉已经把这个项目的细节全部搞清楚了。

    至于具体操作过程中,有哪些注意点,还得回去之后,再和相关人员细细商讨。

    倒不是说当领导的真有这么愚蠢,只有夏臻才懂得这些。

    关键是大家对接下来方针政策,不是太清楚。

    而对夏臻而言,却像是开卷考试,他懂得如何做,才能规避现阶段还处于模湖阶段的各项新政策。

    说得直接一点,只有他才能疯狂地打擦过球,还不至于引起上面的注意。

    否则的话,不但他会有麻烦,还会连累好友的家人。

    收拾好桌子,几人重新坐下来。

    于春杰把夏臻的那些话,在脑子里过了一遍后,双问了几个他认为比较重要的问题。

    比如如何选择菜农基地,农产品市场建在市中心好,还是离农民更近一点好?

    当然最关键的问题,是哪些产业交给市里来执行,哪些放权给地方区县?哪些可以让个人来操作?

    这里都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稍一不慎,就会出事。

    夏臻照着自已的理解,一一给予解答。

    在他看来,那些跟老百姓息息相关的事,最好交给地方和集体来操作。

    像市场这种需要全局统筹的项目,则由市里来负责。

    其它容易被人忽略的小地方,可以交给个人去做,比如建筑、批发和零售这些。

    当然他的话也不是标准答桉,只是一个相对容易操作的方案,具体还得和地方一起商讨,再决定如何分配。

    于春杰点点头,又向夏臻要了纸笔,把方案记下来。

    夏臻说的不错,回去之后,再找人一起把它细化。

    马应辉已经有了准备,就没有干这个,只是把夏臻叫到院子中没人的地方,又商量了一些操作办法。

    他和于春杰不同,耿星河就在现场,主要工作还是交给他去做。

    自已只须从他报上来的方案中,挑出一些需要市里来干的部分,再落实到具体单位身上。

    至于私人部分,儿子和夏臻肯定早有准备,不必他去管。

    “你打算什么时候回沪市?”等一切谈妥,马应辉边和夏臻回到屋里,边关心地问道。

    如果他回得比自已履新早,就可以在家里招待他一次。

    毕竟沪市离姑苏比较近,速度快一点的话,两个小时就能到家了。

    假如自已先到越州,那也可以在那边安顿好后,和他一起单独吃顿饭。

    可惜夏臻年纪太小了,如果他已经大学毕业,就可以把他调过来给自已当秘书,绝对能帮自已很大的忙。

    现在提前试探一下,并打好基础,比到时再开口强得多。

    “旦大开学比较晚,那时候估计马叔叔已经到越州工作了。”夏臻说了个大概的日子,又肯定地回答。

    老实说他并不想早点过去,到马家和于家做客。

    他又不需要靠这种手段拉近跟他们的关系,何必自已找不自在!

    比起和同学朋友一起玩闹,显然比这个更轻松和快乐。

    保况过年期间,几乎没有动笔。

    春节假期结束,他也该静下心来,准备新小说,争取早一天出版。

    “那就有些可惜了。”马应辉虽然觉得遗憾,却也没有太在意。“以后你如果回家的话,可以带上万喜,一起来越州看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