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顶头上司的关照-第2/3页

加入书签
    这么想,还真叫人负气。

    原来,明朝的中央权力结构总的来说分为两大块——皇权、相权。

    中国自古有天子于士大夫共治天下,天下者天下人的天下。很多事情,并不是你皇帝一个人说了就算。

    皇权就是法统,也就是说,皇帝相当于宪法,乃是仲裁者。

    而具体治理国家的则应该是士大夫,是宰相。

    皇权的代表是军队、监狱、特务这些暴力机关,而相权的代表则是文官系统。

    从春秋战国到明朝,皇权和相权都是相互斗争、相互制约,保持着微妙的平衡。只有到了满清,清朝皇帝把全天下人都变成自己的奴才,皇权相权的斗争才最后分出胜负。最后,满清政权也在西洋人的坚船利炮下彻底崩塌。

    有明一朝,皇帝的权力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朝廷政务,大臣的折子递上去之后,首先得内阁的相爷们拟票写下处理意见才能落实。若是皇帝越过内阁直接下旨,大臣们完全可以直接退回去,皇帝也没有任何办法。

    这是明朝的政治游戏规则,在士大夫文官集团看来,一个圣明天子就该“垂拱而治。”你老还是安心当庙里当泥菩萨接受咱们的香火供奉吧,其他事情就别操心了。

    周楠不是进士出身,正印官是做不成的。淮安事了,吏部和内阁的意见是调他去临清州通判,升一品,依旧做杂流,也符合国家用人制度。

    可嘉靖皇帝直接下旨让他来行人司,这已经是犯了文官集团的大忌了。

    周楠正琢磨着如何出心中这口恶气,突然,外面进了一群官员,大约二十来人,都着绿色官服装,不用问都是行人司的官员。

    为首那人身着朱袍,年纪大约五十来岁,看他胸口的补子,乃是正七品。不用问,这人应该是行人司司正秦梁。

    高司副忙站起来,拱手施礼:“见过司正。”

    秦梁朝点点头,又看了周楠一眼,道:“都到齐了,议事吧!”就坐到主座上。

    其他二十来个行人分别立与两旁,周楠位于右边,很自然地和这些同僚立成一派。

    他四下看了看,心中感叹,果然是天之骄子,这精气神和地方官吏迥然不同,一个个还年轻得不象话。

    却见这些行人们年纪最大的也就四十出头,年轻二十一二模样。他们一个个挺直了腰杆,面带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风发意气。

    周楠自认为自己也算是有气质之人,落到这群满脸儒雅的进士中,还真是异类。

    秦梁又看了周楠一眼,然后扫视众人,轻咳一声,缓缓道:“尔等休要意气用事,都是读圣贤书的,其中道理自然知晓。若是生出事来,本官决不轻饶。”

    一个行人不忿,向前一步,喝道:“司正这话说得好,都是读了一辈子圣贤书的,其中道理大人懂吗?自古从来没有听说过朝廷与民争利的道理,传了出去,岂不是一场笑话?”

    有人开头,立即又有两个行人站出来:“李行人说得是,朝廷乱命我等如何能受,想必是司正想要借此东风有所作为。司正志存高远,下官佩服佩服!”

    这话中已经是夹枪夹棍了,直接对顶头上司挖苦讽刺。

    周楠听得瞠目结舌,这几个行人如此顶撞上级,就不怕被穿小鞋吗……咦,他们还真不怕。都是朝廷命官,你秦梁就算有心报复也不能把我给开除了。而且,行人司本就是个给皇帝颁旨跑腿的清水衙门,你给我穿小鞋,大不了不派我出差,还乐得清闲呢!

    见大家要闹起来,高司副一脸铁青,正要发作。

    秦梁却不以为忤的样子,摆手:“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对了,此人是谁?”就指着周楠。

    二十多双眼睛齐刷刷看过来,都是一脸的疑惑。

    周楠忙上前作揖:“下官周楠,今日来行人司报到,见过秦司正。”

    “你就是周楠,听说你是秀才出身,又做个吏员,吃过不少苦。今次能进我行人司,不容易,不容易啊!”秦梁高声感叹。

    听明白周楠的来历,众行人大哗。

    “荒唐,一个秀才怎么可以做行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