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分兵探敌

加入书签


    汝南郡为豫州最大之郡,因位居汝河南岸而得名,下辖37县,约占半州之地,人口有百万之数,治所为郡境正中之平舆。传闻古时大禹分天下为九州,以九鼎镇之,豫为九州之中,汝又为豫州之中,因此汝南也有“天中”之称。

    且说黄粱弃颍阴而去,率领全军往东南而行,过临颍、隐强、召陵三县,皆为空城,只有隶属颍川郡的临颍县境内还偶尔可见少许平民人家,其余二县则是百里无户,荒凉无比,实在难以想象怎会破败到如此田地。

    其实黄巾起义爆发后,汝南从众甚于颍川数倍,起初渠帅彭脱于召陵击败汝南太守赵谦,威风无比。只可惜彭脱纵容部下烧杀抢掠,所过之境,十室九空,民怨丛生。皇甫嵩破波才后转攻汝南,沿途之民尽皆襄助,彭脱因此连战连败,后于西华被朱儁、皇甫嵩合力围困,终究灭亡。

    自召陵往南过定颍、上蔡,再往东去便是汝南治所平舆。黄粱所部一路上并未遇上什么劲敌,偶有发现小股山贼或玩家游勇,对方也是望风而逃。

    虽然路途坦顺,不过由于麾下士卒尽为步兵,行军之速实在难称满意,这也让黄粱暗道若能掌握骑兵兵种该如何舒爽。第一日马不停蹄行至深夜,方才在召陵县城落脚歇息,这还得归功于戏鸢的长蛇阵阵法有提升30%行军速度的效果。

    次日清晨五更开拨,黄粱令李当率一队人马前方斥探,自己则随大军而行,但凡“鼓舞士气”武将计的冷却时间一到便即时使出,用以增进行军之速。

    至午时,众人赶至定颍城歇息,此时李当已领着小队折回。雷扬眼力甚好,远远便发现折返人手有少,当即出言道:“大哥,前路恐有敌军。”

    黄粱闻言一震,急招各部头领议事。果然李当回报上蔡城中有汉军驻守,旗号数目皆不明,且城外亦有斥候巡视。李当因与对方一队斥候偶遇,两相激战,折了几人。

    黄粱抚摸着下巴的短须,沉吟道:“看来朱儁亦将汝南视作腹地,并非我们所想的空虚之境啊。”

    雷扬出言道:“此去南阳亦不算远,张曼成声势浩大,威震荆州。我看多半是朱儁以防万一,将此留作后路。”

    杨雄则不屑道:“管他作甚,直接将他们杀得丢盔卸甲便是。”

    戏鸢出言止道:“不可轻动。而今敌势未明,战之不利。上蔡往东六十里便是汝南治所平舆,以此观之,汉军必使上蔡、平舆互为救应。”

    “此外灈阳县城距离上蔡也不足三十里,同样需要防范。”少年徐福忽然插口道。黄粱闻言异之,戏鸢则是颔首微笑。

    周仓道:“既如此,不如兵分三路,一路取上蔡,一路取平舆,一路取灈阳。”

    “不可。眼下我军兵卒不多,若再分兵而出,兵势更弱。”黄粱否决道。

    “绕开上蔡,直击平舆,如何?”何曼难得开口提出意见。

    “也不可行,汉军既有斥候散布城池附近,我军两千之众,岂能躲过眼线?届时必被前后夹击。”黄粱又止道。

    “主公勿忧。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为今之计,须先探虚实,再做打算。分兵而战虽不可取,分兵而探却是妙招。我军只需如此如此,便可两得。”戏鸢献策道。众皆深服。

    ※※※

    话说黄粱当日休整,次日清晨兵分两路:杨雄、雷扬率李当、周仓往灈阳方向,黄粱率何曼、淳于琼、戏鸢、徐福往上蔡方向。

    且说黄粱领着千余人马奔赴上蔡,早有汉军斥候回报上蔡守军,未及近城便有两千汉军出城列阵相候,可见其并不畏惧自家千余黄巾。黄粱见其人多势众,并不交锋,远远望见便直接后撤。那汉军守军唯恐有诈,并不贪功追击。

    杨雄、雷扬二人也领着千余黄巾,只是依计缓慢而行,赶往灈阳却比黄粱至上蔡还晚几个时辰。果如徐福所言,灈阳城中也有守军,但其发现黄巾众人,只是燃起狼烟,闭门不战。杨雄上前挑衅一番,眼见毫无效果,便也拔军而回。

    夜晚时分,撤退的两军并不返回定陵,而在半路汇合,全军扎营于野,却只许燃起半数篝火。两方略一交流,黄粱已是心中有数,不由深赞戏鸢妙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